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强基、固本、凝心,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时间 :   2025-10-31 16:1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蒋洪舟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逻辑、实践基础和时代价值。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既是党的政策的执行者,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推动者,必须立足岗位职责,以理论武装强基、以发展实绩固本、以文化滋养凝心,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


以理论武装强基,推动思想共识常态化凝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团结的前提。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深悟透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准确把握“四个共同”的深刻内涵,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理论学习、主题党日、基层宣讲的重要内容,结合群众关心的问题,用接地气的语言讲清“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善于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持续不断、持之以恒进行思想引导,让理论宣传更有温度、更有感染力,真正把共同体意识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以发展实绩固本,推动团结进步有效性提升。共同体的凝聚力,最终要靠发展成果来体现。没有共同的发展,就没有真正的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把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立足本地实际,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关切的大事要事,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让各民族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感受到公平与温暖。要注重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支持各民族在经济发展中加强协作、优势互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要健全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机制,鼓励跨区域、跨民族的合作模式,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文化滋养凝心,推动精神家园一体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连接各民族的情感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融入文化元素,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团结、和谐、包容等价值理念,通过节庆活动、宣传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等多种形式,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推动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融合升华。要加强文化引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同时,坚决抵制错误思想,防范和化解影响民族团结的风险隐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让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加牢固。(山东省莱阳市委组织部:蒋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