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视觉近日,湖南永州唐子辉、贵州贵阳曹洋因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被依法辞退,社会关注度高、警示意义强。公职身份意味着法定职责和组织纪律,出勤是最低标准、依法履职是基本要求。纪律不是“建议”,制度不是“摆设”。对无视规章、挑战底线的行为,必须依纪依法果断处置,捍卫制度权威和队伍形象,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纪律边界要说清、把得严。依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处分条例,连续旷工达到法定情形的,可按程序辞退。要把“铁规”落到“铁腕”:压实机关党组(党委)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严格执行请销假、在岗在位等制度;细化考勤口径,统一异常认定标准,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坚持同案同标、同向发力,既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也不简单化、一刀切。将制度执行率、处分适用准确率、群众满意度纳入年度考核,形成刚性约束。
监督管理重在平时、贵在日常。个别问题走到“辞退”,往往经历“在岗不在位—不请假离岗—屡教不改”的演变链条,折射平时管理虚化弱化。要前移关口、关在日常:推进考勤管理数字化、痕迹化,打通人事、门禁、业务数据,及时预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健全干部日常表现纪实,落实月度通报、季度约谈、限期整改,做到小错早治、小节即纠;把长期“庸懒散拖”的纳入能上能下常态化运行,实行岗位动态调整、绩效联动。用问题解决率、预警处置及时率、整改到位率作为过程性指标,防止“小错拖大、长病成疾”。
严管就是厚爱,处理不是目的,治理才是关键。既要立规矩、又要强教育,既要压担子、又要给支撑。对新入职、年轻干部,把规矩纪律教育摆在前面,把请销假流程讲清楚、把红线底线讲透彻;常态化谈心谈话和关怀提醒,对因突发疾病、家庭变故等导致状态波动的,分类施策、及时帮扶;完善“报事—请假—审批—销假”一体化流程,建立容错纠错清单,对知错能改、整改到位的,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同步将教育覆盖率、提醒到位率、整改复盘合格率纳入台账,提升制度执行力。
程序必须正当、处置务求规范。对达到辞退条件的,严格依法依纪、依规依程序:事实调查要充分、证据链要完整;听取申辩、依法告知,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申辩权、救济权;结果公开适度、表述规范,既维护组织权威,也保护个人合法权益。做到全过程留痕、全链条可溯,以程序合规率、复议维持率、社会反响作为结果性指标,确保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统一。
公职身份不是“身份福利”,而是“责任契约”。各级机关要以案为鉴、以案促治,把纪律教育、日常监督、规范问责贯通起来,把制度刚性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既树立“高压线”,又装好“防护栏”,一茬接着一茬抓、一项接着一项改,推动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到岗、在岗、在状态”成为公职队伍的鲜明常态。(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