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视觉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未来国家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研究制定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更是凝聚了全党全国的智慧与共识,开启了迈向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广大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锋队”,更需挺膺担当,在基层一线挥洒青春汗水,贡献智慧力量。
深刻认识时代呼唤,筑牢“想担当”的思想根基。“十五五”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还是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最终都需要在基层落地生根。基层青年干部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其担当精神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深刻认识到,挺膺担当不是可选项,而是时代赋予青年干部的责任状和使命书。基层青年干部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内心深处激发“我要担当”的强大内驱力,筑牢“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
着力锤炼过硬作风,夯实“能担当”的行动基石。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就越需要以优良作风保驾护航。当下,有的基层青年干部还存在“重显绩轻潜绩”的倾向,习惯于“材料包装”却疏于田间走访;有的陷入“文山会海”,以会议落实会议,使政策在“最后一公里”悬空搁浅;有的甚至滋长“佛系”心态,遇见矛盾绕道走,面对难题等靠要。这些作风积弊不仅割裂干群关系,更将贻误发展良机。锤炼过硬作风,青年干部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和魄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面前不退缩。要破除“佛系”心态、“躺平”思想,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基层这片热土上,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唯有如此,才能将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自觉涵养为民情怀,把准“善担当”的价值取向。岁月流转,时空更迭,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遵循。“十五五”规划的实施,最终要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基层青年干部直接面对人民群众,一言一行关乎党的形象。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要到田间地头坐坐群众的“小板凳”,听听群众的“心里话”,算算群众的“生活账”,真切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要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用实实在在的担当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逐梦正青春,奋进正当时。“十五五”的壮丽画卷等待描绘,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广大青年干部当以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将澎湃的青春热情融入时代洪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广袤的基层天地间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答卷,为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莒县刘官庄镇人民政府:白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