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视觉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培养干部也要有规律。对于年轻干部培养而言,要将其放在基层一线和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砺,夯实根基、增长才干,若违背规律、急于求成,必然导致根基不稳。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坚持“墩苗”式培养,坚决防止“拔苗”式助长,方能锻造出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一、在思想淬炼中“墩苗”,筑牢信仰之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信念是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从一开始就把思想的根基扎牢夯实,才能在复杂考验面前保持定力、行稳致远。要强化系统理论武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要建立常态化的党性教育机制,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浸润,引导年轻干部常掸思想尘、常破“心中贼”,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二、在实践锻炼中“墩苗”,增长实干之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干部的最好课堂。基层一线矛盾最集中、情况最复杂,是年轻干部了解实际、增长本领的最佳土壤。若长期游离于实践之外,“宅”在机关、“浮”于表面,必然能力空心化,难当重任。要构建循序渐进的历练链条,有计划地把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经受锻炼。要敢于给年轻干部压担子,安排其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处理复杂矛盾、应对重大考验中练就铁肩膀、硬脊梁。要完善“传帮带”机制,由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进行指导,帮助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实现从“有学历”到“有能力”的实质性转变。
三、在必要台阶中“墩苗”,砥砺担当之勇。干部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要的台阶和递进式的历练是不可或缺的。“墩苗”意味着尊重这个过程,让干部在多个岗位、不同层级上积累经验、熟悉业务、拓展视野。盲目追求跨越台阶的“拔苗”式提拔,看似走了捷径,实则透支了潜力,不利于干部全面健康成长。要树立注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健全在重大任务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机制,真正把经过扎实历练、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用当其时、用当其位。要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确保每个台阶任职时间充足、履职到位,真正做到“墩”得扎实、“苗”壮成长。
四、在严管厚爱中“墩苗”,永葆清廉之色。严管即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的负责。“墩苗”不仅包括能力上的培养,也包含作风上的锤炼和纪律上的约束。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加强日常管理监督,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提醒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强化纪律教育,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让年轻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同时,要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其安心、安身、安业,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共阳谷县委组织部:岳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