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铸魂、赋能、护航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时间 :   2025-09-26 17:4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孙会彬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是破解乡村发展瓶颈的“金钥匙”。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在铸魂领航中坚定人才方向,在赋智提能中锻造人才本领,在筑基护航中优化人才生态,让人才真正扎下根、干成事、有奔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铸魂强基,把牢人才振兴“政治航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乡村人才要身怀技能,更要心怀家国。广大党员干部要引导人才强化政治引领,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田间党课等载体,组织人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家乡发展、把专业追求锚定发展需要,引导人才筑牢使命担当。要激活“乡情纽带”的精神力量,通过举办乡贤恳谈会、返乡人才座谈会等,唤醒在外人才的乡土情怀,筑牢“土专家”“田秀才”乡土根脉,让返乡青年、高校毕业生读懂乡村价值,真正做到心归乡村。


赋能强智,汇聚乡村振兴“澎湃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村振兴需要的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家,而是能解难题的行动派。要紧扣乡村发展实际需求,构建“精准滴灌、实战导向”的人才培育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分类施策:对本土“土专家”,聚焦种植养殖、非遗传承等领域,邀请农技专家、行业能手现场授课,把技术教到手上、把经验传到心里;对青年人才,实施“导师帮带制”,安排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结对帮扶,让青年人才在参与特色产业培育、矛盾纠纷调解中积累经验;对专业人才,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乡村产业基地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生态护航,搭建人才振兴“成长舞台”。“良禽择木而栖”,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要从政策保障、生活服务、人文关怀多维度发力,让人才在乡村既能安身立命,更能安心干事。要设立乡村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返乡创业人才给予税收减免、创业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建立以实干实绩为导向的评审机制,让“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地位”。同时,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驿站,统筹解决人才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完善乡村水电路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让乡村既有“诗意田园”,也有“便利生活”。唯有以“拴心”的环境聚“留心”的人才,才能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各展其长、各尽其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委组织部:孙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