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一场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的伟大征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既是这场征程的见证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奋力的推动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乡村全面振兴添砖加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光荣使命。
深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做乡村振兴的“贴心人”。乡村振兴,核心在人,关键在干。青年干部最具活力、最富激情、最易接受新事物。投身乡村振兴一线,首先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必须褪去“书生气”,染上“泥土香”,真正沉下身、静下心,走进田间地头,坐上农家炕头,倾听农民心声,了解群众所思所盼。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与乡亲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将惠农政策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只有成为乡亲们信赖的“自家人”,我们的工作才能拥有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强大的力量。
练就“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过硬本领,做乡村振兴的“多面手”。乡村振兴是涵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涉及领域广,挑战性强。这对青年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方针政策,提升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也要广泛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法律法规、数字化应用等各方面知识,克服“本领恐慌”。要在实践中学习,拜群众为师,向专家请教,向先进地区取经,不断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行家里手。
激发“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创新活力,做乡村振兴的“开拓者”。青年最具创新热情和创新潜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青年干部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市场化手段,在盘活农村资源、吸引集聚人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等方面大胆尝试。要当好桥梁纽带,积极推动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更多流向乡村。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加以提炼推广,让创新的火花在乡村大地形成燎原之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青岛市城阳区委组织部:霍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