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写好“无任用考察”后半篇文章
时间 :   2025-09-04 17:0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志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干部考察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关键环节,分为任用考察与无任用考察。任用考察,聚焦特定岗位的人员选拔,目标明确、程序严格;而无任用考察,旨在常态化、全方位了解干部德才表现,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长期、系统的支撑。相较于任用考察,无任用考察结果往往容易被忽视。如何写好无任用考察后半篇文章已成摆在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考是基础,用是关键。“无任用考察”不是为了考察而考察,关键在于结果运用。只有将考察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考察“指挥棒”作用,推动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对在考察中发现的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要纳入组织视野,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优先考虑;对表现较差、存在突出问题、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考察发现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要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函询诫勉,督促干部整改提高;对问题严重的,要严肃问责处理,形成有力震慑。唯有让“考”与“用”无缝衔接,树立“实干者有位、有为者有誉”的鲜明导向,才能避免“考察一阵风、过后一场空”。


考在经常,育在日常。无任用考察不是“终点考核”,而是“成长坐标”。对在考察中发现的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干部,要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搭建成长平台,提供锻炼机会,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成才。对有专业特长的干部,要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安排到专业对口岗位锻炼,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要选派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让他们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对综合素养全面的,要通过多部门轮岗提升统筹能力。通过“考察—培养—再考察”的闭环,让干部在实践中补短板、长本领,实现成长与实绩双提升。


考深考实,精准画像。无任用考察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唯有精确定格干部真实面貌,方能为科学选任夯实基础。一要破除考察指标“一刀切”,紧扣不同地域、部门、岗位的鲜明特质与核心需求,差异化设置考察维度。对政治素质、履职能力、群众口碑等核心要素进行科学配比与动态调校。对窗口服务单位应着重丈量“服务效能”,对执法一线干部则需深察“法治素养”成色。二要拓宽渠道“听真话”,通过日常走访、深度恳谈、专项调研、民主评议、实地查核等多种方式协同发力,广泛汇聚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织就一张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的立体识人网络,确保干部考察画像始终精准鲜活。


对组织部门来说,科学精准地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写好无任用考察后半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工作任务,而是为党育才、为国选贤的使命担当,直接关系到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关乎党的事业未来发展。从在日常工作中敏锐发现可塑之才,到根据其特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凭借精准识别画出干部“立体像”,到结合岗位需求实现人岗相适,每一个环节都有无任用考察的身影。相信随着无任用考察工作的深入推进,更多优秀干部将会脱颖而出、担当重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动力。(四川省泸州市泸县财政局: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