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坚定文化自信 走出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路径
时间 :   2025-08-14 19:0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高洪芹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近期,我认真研究学习了上级关于“两创”的相关要求,以及济宁等地区的经验做法,对做好“两创”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深挖源头活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登峰”又“落地”。扎实开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是推动“两创”的前提。研究阐释重在高屋建瓴,要加强与国内高层次研究机构的常态化合作,借助学术大家、文艺名家、文创专家等专业人才力量,加强对“两创”工作的理论研究和规划指导,推出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两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弘扬传承贵在落地落实,要加强资源整合、部门联动、区域协作,建立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两创”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清单化责任化推动工作落实,避免“上热中温下冷”。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把优秀传统文化送到群众家里,种到群众心里,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把握时代需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时代新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要在结合融入上下功夫,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结合点,积极探索文化传播普及、实践养成的新路径,把“两创”成果融入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要在抓共性树特色上下功夫。明确创建标准,科学整合现有资源,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两创”示范工作打造方案,达到“一地一特色、一地一品牌”的创建效果。要在深化拓展上下功夫。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创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大力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在开展好各类道德模范评选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表彰一批好婆婆、好媳妇、孝儿女、美家庭,持续讲好中国故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用好资源禀赋,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支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要用足用好各地区特有的资源禀赋,高水平开发优质文旅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要做好产业发展文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招引更多数字文化、文旅贸易头部企业、骨干企业。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做优做强、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要做好非遗活化利用文章。积极挖掘培育一批创新思路强、市场前景好的传统工艺项目,建成集设计、生产、展览、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网红经济,进一步促进群众就业增收。要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加强城市IP品牌的宣传推介,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让更多文创产品“出圈”走向大众。着力打造升级一批网红街、网红打卡地,进一步拉动城市人气和流量,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委组织部:高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