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明确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绝不能停留在纸面,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破除阻碍治理末梢高效运转的“无形枷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将更多精力投入抓落实。
聚焦思想破冰,以高度自觉凝聚减负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服务群众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根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当前,仍有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视“减负”为“卸责”,将“留痕”当“落实”,把精简会议文件简单等同于“不发文、不开会”,甚至将必要工作流程视为负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持续深化减负工作,首要在于廓清思想迷雾、破除认识误区,凝聚最广泛共识。广大党员干部须深学细悟《若干规定》精神实质,主动查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思维惯性,从根源上破除“减负等于卸责”的认知迷雾,纠正“留痕等于落实”的错误导向,摒弃“精简等于取消”的简单思维,扭转“流程等于负担”的消极心态,筑牢抵制形式主义的思想根基,凝聚起“减虚负、强实干、重实绩”的高度共识,为后续精准施治扫清思想障碍,确保减负要求精准落地、不打折扣。
聚焦精准清障,以靶向施治祛除沉疴积弊。思想共识凝聚行动坐标。将《若干规定》蓝图转化为基层的“减负感”和“获得感”,关键在于聚焦痛点堵点,以精准有力措施清除障碍。要敢于动真碰硬,紧盯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老问题与新表现,以《若干规定》为标尺,精准识别、系统梳理各类显性与隐性的负面清单。向“文山会海”亮剑,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对不必要的会议文件、报表材料、检查考核,该合并的合并、该精简的精简、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切实为基层腾出时间、松绑减压。向“指尖负担”发力,规范清理整合各类政务APP、工作群,杜绝强制下载、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点赞转发等变相加压行为,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数字技术真正赋能基层治理。向“过度留痕”纠偏,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坚决纠正过度依赖“工作留痕”、简单以台账资料评判工作实绩的倾向,推动考核评价向重实效、看实绩转变。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若干规定》,实事求是反映不合理负担和新变种问题,对明显加重负担的安排勇于说“不”,将省出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深入一线察实情、服务群众解难题、推动发展求实效的主战场,用群众满意度和发展实绩检验减负成效。
聚焦机制赋能,以常态长效筑牢减负堤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健全长效机制。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着眼长远、系统谋划,着力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将减负成果固化为常态长效。要健全基层职责清单和事项准入机制,明晰权责边界,从源头上防止上级部门随意向基层转嫁事务、层层加码,确保基层权责一致、赋能到位,切实把减负实效体现在治理效能提升和群众获得感增强上。要完善精文减会、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清理“指尖负担”等配套制度,明确刚性约束和操作细则,严防问题反弹回潮。要优化基层负担监测反馈机制,畅通自下而上意见反映渠道,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动态识别负担新变种、新苗头,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落实减负要求不力、搞变通打折扣甚至顶风违纪加重基层负担的行为严肃追责,形成有力震慑。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务实高效作风,以身作则精简会议文件、改进调研方式、优化工作流程、拒绝过度留痕,将《若干规定》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的血脉和习惯。(山东省梁山县委组织部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