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防汛一线看党员:风雨砺初心 铁肩担使命
时间 :   2025-08-05 14:2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垚翔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七下八上”主汛期,暴雨如鞭抽打大地,江河水位暴涨,城市内涝频发,山洪地灾风险骤增。防汛救灾,是与时间赛跑、同险情搏斗的硬仗。危急关头,党员干部就是定盘的星、压舱的石,要牢记“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的要求,落实落细各项措施,这不仅是任务,更是对党员初心使命的深刻检验,防汛一线,党员干部的担当就镌刻在每一个守护群众安危的行动里。


除患当如“堤溃蚁孔”,练就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古人云:“千丈之堤,溃于蚁穴。”防汛最忌麻痹大意、视而不见。党员干部首要之责,就是将隐患当事故、小险当大险严防死守。脚步要勤,深入河道堤坝、山洪沟口、老旧危房、地下空间、易涝点等关键部位,像篦子梳头般反复排查。眼光要毒,不放过一丝管涌渗水、一点墙体裂缝、一处排水不畅。心里要较真,对“老问题”“小毛病”绝不含糊,拿出“鸡蛋里挑骨头”的劲头,建立清单、限时整改、销号清零。“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这“小题大做”的背后,是对生命至上的敬畏,是对家园平安的守护。唯有如此,才能在风雨来临前堵实“蚁穴”,筑牢“金堤”。


绸缪贵在“未雨桑土”,下足枕戈待旦的“绣花功夫”。《诗经》有言:“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防汛打的就是准备仗。党员干部要像燕子垒窝,点滴做实应急准备。预案不能锁在抽屉里、挂在墙上,要反复推演、动态完善,确保真管用、能落地。物资储备不能当摆设,要心中有数、定期维护,关键时刻确保“弹药”充足、调得出用得上。救援力量是生命线,专业队伍要精干高效,社会力量要有效整合,确保一声令下,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预警信息是发令枪,要打通“肠梗阻”,用大喇叭、微信群、网格员、敲门行动等手段,确保预警“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让身处险境者及时知晓、迅速行动。“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这“未雨绸缪”的细致,抢的是生命时间,赢的是救灾先机。险情初露,必须果断决策,坚决执行转移避险命令,尤其对老弱病残孕幼等群体,更要提前谋划“一对一”方案,争分夺秒,应转尽转、早转快转。


枝叶常系“黎庶冷暖”,捧出枝叶关情的“赤子之心”。郑板桥诗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防汛救灾,是责任大考,更是情感大考。党员干部要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化为“事事落实到位”的行动力,捧出一颗滚烫的为民之心。身子要沉下去,践行“一线工作法”,脚沾防汛泥水,身淌抢险汗水。到最危险的堤段巡查值守,去最困难的群众家中嘘寒问暖。转移避险时,不仅要“拉走人”,更要“安下心”,耐心解释,细心帮扶,尤其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惊恐的孩子,更要轻言细语,搀扶背抱,让他们感受安全依靠。灾情过后,脚步不能停。速赴安置点,关心群众吃住冷暖;协调抢修水电、道路、通讯“生命线”;组织消杀防疫,严防大灾之后有大疫;安抚情绪、倾听诉求、协助理赔、组织自救,带领群众擦干眼泪,重建家园。把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一件件办实办好。风雨中传递的这份温暖,是驱散阴霾的阳光,是凝聚人心的力量。(青岛市市南区委组织部:王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