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凝聚奋进力量的关键之举,关乎党的执政根基稳固,关乎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者,身处教育阵地最前沿,肩负着将规划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的使命。唯有执牢“党味”之笔筑牢信仰根基,运好“鲜味”之墨激发学习活力,落稳“实味”之纸检验转化成效,方能在深耕细作中推动党员教育焕发蓬勃生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磅礴力量。
以“党味”起笔,深耕理论沃土筑牢信仰之基。党员教育阵地是淬炼党性的大熔炉,理论武装必须立场鲜明、本色纯正。要聚焦主责主业,将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课题,通过逐章精读与案例剖析相结合,引导党员在“学思践悟”中把握精髓要义。要精准把握不同领域党员需求差异,针对农村党员强化乡村振兴政策解读,面向企业党员突出新发展理念实践,为新业态群体定制灵活学习模块。唯有以真理之甘滋养初心,用历史之光烛照前路,方能使信仰之根深植于每位党员心田,让党性修养在基层沃土上愈加深厚坚实。
以“鲜味”运笔,创新教育形式激活源头活水。明者因时而变,教育之道贵在常新,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者须勇当教育创新的“破壁者”,推动传统课堂向多元场景延伸。线上借力“学习强国”等平台构建“云端课堂”,开发“微党课”“情景剧”等鲜活产品,让理论学习触手可及;线下将课堂搬至田间地头、项目一线,在乡村振兴现场剖析矛盾,在社区治理前沿研讨方案,使教育“带露珠、沾泥土”。此外,要关注流动党员、新兴领域党员等特殊群体,为其打造“指尖课堂”、开设“夜间学堂”,邀请优秀党员现身说法,用平凡微光点燃奋进火炬,确保教育覆盖“无死角”。当教育形式如春风化雨直抵心灵,党员的学习热情必将如活水奔涌,智慧火花在碰撞中竞相迸发。
以“实味”落笔,推动学用贯通淬炼实干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教育的生命力,归根结底要体现在服务大局的实效上,而党员在实践中的表现,正是检验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将培训后党员参与的民生实事数量、矛盾化解成效、项目推进速度等纳入评价体系,形成“学习—实践—反馈”闭环。要敞开大门听民意,邀请群众评议党员作为,让服务成效由人民打分。当党员在为民纾困中践行初心,于改革攻坚中磨砺本领,教育培训的“实味”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磅礴动能。
深耕党员教育沃土,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党员当以“三味”为犁,在时代大潮中奋楫前行。以“党味”铸魂,让信仰之炬永不熄灭;以“鲜味”赋能,使创新之泉奔涌不息;以“实味”砺行,将学习之力化为实干伟绩。如此精耕细作,必将培育出信念如铁、本领过硬、担当如山的党员队伍,为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注入生生不息的先锋力量。(山东省阳谷县委组织部:颜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