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团结奋斗:照亮中国式现代化征程的精神火炬
时间 :   2025-07-01 13:5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刘李桐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系统阐释了团结奋斗作为党与人民精神标识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使命。鲜明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这一论断在今日中国科技攻坚与产业变革的壮阔实践中,正得到生动诠释,唯有以团结为墨、以奋斗为纸,方能写下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立精神脊梁,团结奋斗熔铸千年血脉。从大禹治水的协作史诗,到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本质是一部在团结中生存、于奋斗中开拓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这种精神在近代救亡图存斗争中淬火升华,面对外敌入侵,四万万同胞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在建设年代,“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用算盘打出大国重器的基石。而今天,这种精神正以全新形态延续:中国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打破国外垄断;北京“火箭大街”聚集商业火箭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协同创新。这些成就的背后,是科研机构、企业与产业工人的无缝协作,是“把论文写在生产线旁”的奋斗自觉。


聚破局合力,团结奋斗破译攻坚方程。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面临三重深层挑战:前沿领域遭遇“卡脖子”封锁;传统能源革命需兼顾环保与效能;低空经济、深海开发等新业态要求资本、技术、政策的多维协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明路径:“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中国社会各领域正掀起一股全民参与的创新浪潮。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度协同,如量子计算团队夜以继日攻关,突破封锁壁垒;能源企业联合高校开发清洁技术,平衡效能与环保;低空经济试点区整合资本、技术和政策,孵化出无人机物流等新业态。这种团结奋斗的实践,不仅破解了发展难题,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铸铁甲攻坚,团结奋斗淬炼斗争利刃。文章警醒我们:“面对围堵、遏制、打压,必须理直气壮进行斗争”。真正的团结奋斗,绝非回避矛盾的“一团和气”,越是外部施压,越需内部凝聚;越是目标艰巨,越需步调一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关键在于凝聚最广泛共识,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从戈壁滩上煤制油工厂的璀璨灯火,到量子实验室里纠缠态的光子脉冲,无数微小的奋斗光点,正汇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星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当9500万党员与十四亿人民手手相扣、心心相连,纵有惊涛骇浪,亦必能“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刘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