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延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辟概括了延安精神的思想内涵,深刻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重大意义。怀着对伟大延安精神的崇敬之情,我有幸来到延安这一革命圣地,去品读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历经十三载、从战火中淬炼而来的精神瑰宝。
初到延安,映入我眼帘的是巍巍青山、涓涓延河,青葱的山林竞相生长,在花朵的簇拥下掩映着一座现代化和陕北风情交织的美丽城市。这座城市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与我之前从书本、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延安形成了巨大反差,印象里的延安,仿佛深陷于黄土高原的沟壑之中,永远被漫天黄沙包裹,土地贫瘠,资源短缺,这里似乎与“美丽”二字不会产生关联。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什么力量让一座山间小城冉冉升起,并成为共产党人心中永远的圣地?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踏入了延安这片热土。
历史为什么选择延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向我们详细讲述了1935年到1948年间的革命历史。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延安,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壮举,在这里,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在这期间,既有刘志丹、谢子长、左权等一批高级将领身先士卒、舍生取义,也涌现出了“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整风精神”等一系列延安精神的内核。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曾感慨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在延安精神的感召下,无数的爱国青年和进步人士跋山涉水,克服重重险阻,不断从五湖四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行走在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当我步入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居住过的窑洞之中,幽暗的环境、狭小的空间、简陋的家具,一股勤俭之风扑面而来,在感慨生活条件艰辛的同时,也让我产生了时空交叠的错觉,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已经注入到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血液当中,倍感亲切的同时也备受鼓舞。延安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代表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壁黄土、心怀天下的崇高理想,历史选择延安,是因为人民选择延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时代为什么没有抛弃延安?晚上休息时间,我徒步穿行在延安的大小街道,领略延安烟火气的同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延安市民跳广场舞用的都是红歌,映衬城市背景的灯光也是红色。这抹红色,既是延安腰鼓的红,也是革命岁月的红,延安人民已经潜移默化的将延安精神代入到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在梁家河知青旧址,我们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下乡插队时住过的窑洞,伴随总书记7年知青岁月的,是一盏自制的高脚煤油灯、一张简易的书桌和一台土炕,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经历了艰难生活的磨练,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踏踏实实的融入人民群众当中。梁家河石春阳老书记向我们讲述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来的时候最小,走的时候最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一心扑在如何让村民摆脱贫困上,带领全村老少打水井、修大坝、种蔬菜,成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切实改变了村庄的面貌。1975年,习近平总书记被县里推荐去清华大学上学,临走那天,村民一大早就等在他的门口,接连送出了十几里山路,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村民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代之所以没有抛弃延安,是因为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群众落下,正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接续奋斗,才在这片沃土上不断创造着新时代的延安奇迹。
新征程如何成就延安?在延安主城的山坡上,矗立着陈毅元帅题写的七个炫红大字,“万众瞩目清凉山”。延安承载着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万众瞩目的辉煌历史,但它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紧随国家发展的脚步,在新征程上奋楫笃行、力争上游。延安是全国退耕还林的第一市,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植被覆盖度提高到81.3%,目之所及已无黄土。延安的苹果享誉全国,种植面积达400多万亩,全国每9个苹果中就有1个产自延安。延安还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已探明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储量颇具规模,延长石油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企业。1945年6月的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式上做了《愚公移山》的著名演讲,全面阐述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愚公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在推进事业中“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受地理地形影响,延安老城区发展空间受限,新时代延安人立志做好当代愚公,敢于向山川要空间,历时近10年,削平30余座大山,填满无数条沟壑,建造成了如今的延安新区。延安在新征程上取得的种种成就,归根到底来源于延安精神的延续,正是这份精神力量,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延安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宝库。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感人事迹,让我在感动和震撼中感念先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领悟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如今繁华的延安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齐心奋斗下,我们国家实现了由贫到富、由富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还很艰巨,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踔厉奋发、艰苦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好我们这一代的延安精神。(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周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