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部成长的历程中,常有人告诫年轻人要“收敛锋芒”“磨平棱角”,似乎唯有圆滑世故才能行稳致远。然而,真正的进步并非源于对个性的消解,而是来自对初心的坚守。棱角不是缺陷,而是锐气;不是阻碍,而是力量。年轻干部的成长,恰恰需要葆有棱角——它是鲜明的个性,是难得的勇气,更是对信念的执着坚守,唯有如此,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成就一番事业。
锐气不可夺:棱角是立身的个性,拒绝平庸的独特标识。棱角首先体现为一种鲜明的个性,是不随波逐流的独立品格。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过早学会了“察言观色”“人云亦云”,将个性掩藏在“正确”的面具之下。古代贤士中,屈原便是棱角分明的代表,他身处楚国内忧外患之际,面对权贵的排挤与谗言,仍坚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信念,宁投汨罗江也不改其志。他的棱角,是对真理的坚守,是对人格的捍卫。年轻干部亦当如此,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当保持清醒的认知,不因外界压力而丧失自我,时刻保持批判思维,不盲从权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集体决策中贡献独特见解。真正的进步不是靠八面玲珑,而是靠鲜明的个性和坚定的原则,若一味迎合、趋炎附势,终将沦为平庸之辈。
胆识不可怯:棱角是破局的勇气,突破困境的精神利器。棱角更是一种迎难而上的勇气,是敢于挑战、不惧艰险的精神。现实中,有的干部遇到困难便畏首畏尾,面对矛盾便绕道而行,如此何以担当大任?唐代名将薛仁贵年轻时家贫,却胸怀大志,苦练武艺,最终在征讨高句丽时立下赫赫战功,他面对强敌不退却,面对困境不屈服,正是凭借这股“棱角”般的锐气,才成就了一代名将的传奇。年轻干部在成长路上,同样需要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积极适应环境,明确自身定位,自觉把握全局问题,在理论中寻找出路,主动紧盯民生难题,在实践中探索答案。真正的长才干不是在温室里“躺平”,而是要经风雨、见世面,唯有如此,才能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本领,在披荆斩棘中实现价值。
定力不可移:棱角是守正的坚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棱角最终体现为一种不变的坚持,是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有些干部刚工作时满腔热血,一身抱负,但不到几年,就在金钱诱惑下败下阵来,背离初心使命。明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面对瓦剌大军压境,他拒绝妥协,坚守北京,最终保住了大明江山。然而,他因刚直不阿而遭人陷害,临终前仍写下“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绝笔。他的棱角,是对正义的坚持,是对责任的担当。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遭遇诱惑与压力,要做到勿为名累,勿为利锁,勿为权迷,勿为欲困,方能在纷扰中坚守底线,保持定力。真正的为官,不是靠投机取巧,而是靠常有“曰清、曰慎、曰勤”的心态,若因一时得失而放弃原则,终将迷失方向。(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委组织部:房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