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抓好公务员法律法规和《全国公务员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招录工作,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和正向激励机制,抓好公务员转任、回避、辞去公职等制度落实,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队伍治理效能。
基层公务员是党和国家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联系服务群众的中坚力量。各地组织部门要把建好建强基层公务员队伍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实绩导向,抓紧抓实科学招录、培育管理、激励保障关键环节,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充满活力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推进基层公务员队伍治理提质增效。
注重需求导向,以科学招录为基点,优化基层公务员队伍结构。“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基层公务员是推进基层工作的重要力量,要着眼于实际发展需求,用好招录“主渠道”,确保基层选对人、有人用。一方面要扩充增量,坚持以守底线、优结构、促发展为原则,建立公务员队伍结构定期分析和预测机制,动态研判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等结构变化,全面梳理和掌握各级部门岗位需求和专业人才紧缺情况,遵循人岗相适、按需设岗原则,科学制定招录计划,据实找准岗位设置“发力点”,有效打造结构合理、专业对口的基层公务员队伍“蓄水池”。另一方面要激活存量,着眼于优秀本土人才,把视角放在从事并熟悉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领域专业人才身上,通过面向优秀本土人才定向招录等方式有计划地调配到基层公务员队伍中,真正将基层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招录进来、运用起来。
注重问题导向,以培育管理为抓手,夯实基层公务员队伍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业态、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和期待都对基层公务员队伍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本领要求。要建立完善基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体系,坚持靶向施教、精准提能,深入调研分析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公务员培养需求,紧盯经验空白、能力弱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大培训资源供给,在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强化培训管理上下功夫,持续提升培训质效。要突出实践锻炼,综合考虑组织需求、岗位需求,有计划、分类别分批次地选派公务员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重点岗位历练,强化一线培养锻炼。要抓好公务员分类改革管理,通过专项调研等方式对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队伍的管理进行系统谋划,细化分类招录、分类培训、分类考核等规定办法,推动基层公务员队伍分渠道发展、精细化管理、专业化建设。
注重实绩导向,以激励保障为支撑,增强基层公务员队伍活力。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公务员往往“身兼数职”,承担着多条线的工作和压力。越是担子如山,越要爱护“挑担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评价导向,坚持“有为者有位”,把长期深耕基层、群众认可满意、工作实绩显著的基层公务员纳入重点培养对象,优先晋升职级或提拔使用,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要深化减负赋能,抵制层层加码式的工作清单,切实改进文风会风,让基层公务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同时,全面落实基层公务员工资福利、带薪休假、定期体检等制度,将考核优秀比例向基层一线倾斜,突出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优势,统筹用活职级资源,持续激发基层公务员队伍内生活力。(山东省梁山县委组织部: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