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近日,中央公开通报了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以党内法规形式为基层减负提供的坚实制度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形式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从现实情况来看,形式主义的危害广泛且深刻。在一些地方,文件多如牛毛,可真正有实质内容、能指导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基层干部花费大量时间在冗长空洞的文件里打转,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会议也成了一种负担,频繁且冗长的会议让基层干部分身乏术,陪会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时候会议开完了,问题却依旧没有得到解决。督查检查考核更是变了味,过度留痕、指标繁杂,基层干部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这些形式主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更背离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迫在眉睫且意义深远。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要强化思想引领,从根源上杜绝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廉政教育等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深刻领悟党的宗旨和使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不是靠文件、会议和表面功夫堆砌出来的,而是要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祉,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了,才能在行动上自觉抵制形式主义。
要完善制度建设,用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和行为准则。《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出台是一个重要契机,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细化落实措施,将规定中的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制度。比如,建立严格的文件审核制度,对发文必要性、内容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减少不必要的文件印发;完善会议管理制度,明确会议召开的条件、规模和时长,杜绝随意开会、开长会;优化督查检查考核机制,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减少过度留痕和形式化的考核指标。
监督问责也不可或缺,确保各项制度和规定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工作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形式主义问题。对那些明知故犯、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群众参与到对形式主义的监督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形式主义的良好氛围。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是简单地减少一些文件、会议,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冲锋在前、建功立业,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贵州惠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赖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