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公安局宣传战线,有一位默默耕耘的“光影捕手”:未曾直面抓捕现场的凶险,却用镜头定格民警冲锋的无畏;不曾亲历一线执勤的风雨,却以画面传递警营的温度与力量。他就是沙雅县公安局政工室四级警长黄雯璐,自投身公安宣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用镜头讲好警察故事、用光影传递平安力量”的使命,深耕视频拍摄剪辑、图文新闻创作,以专题片、汇报片为载体全景展现公安工作,在帧与画的流转间诠释初心,用专业与热爱擦亮公安宣传的鲜明底色。

“好画面藏在一线,真情感源于现场。”这是黄雯璐始终践行的工作准则。沙雅的戈壁荒漠上,四季风沙相伴,恶劣天气从未阻挡他追寻真实的脚步。春日扬沙肆虐,他裹紧防尘装备,跟随民警穿梭在乡村巷道,镜头穿透漫天沙尘,记录下排查安全隐患的专注身影,即便衣服头发沾满土壳也浑然不觉;盛夏骄阳似火,地表温度飙升至40℃以上,他顶着热浪蹲守在路口田间,紧握被晒得发烫的摄像机,捕捉交警疏导交通、民警护航农事的坚毅模样;深秋风急降温,他踏着晨霜走进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杨林,用镜头定格巡逻民警守护生态与民生的执着;寒冬腊月,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他呵着白气深入偏远村落,将民警检查取暖设备、帮扶困难群众的暖心场景永远留存,让严寒中的警民温情直抵人心。四季流转间,他的镜头始终对准一线,在风霜雨雪中捕捉最动人的公安瞬间。
聚焦重大节点、回应民生关切,黄雯璐的镜头精准捕捉着公安队伍的责任与担当。高考季,他全程跟进“护航高考”专项行动,镜头既聚焦考点周边24小时值守的民警、无人机巡航的科技护考场景,也定格户政窗口为考生加急办证的“延时服务”画面。他将“静音倡议”宣传、护考直通车护航、考后反诈宣讲等场景精心剪辑成系列短视频,让群众直观感受到公安服务的细致与温度;胡杨节期间,他穿梭在塔里木河湿地旅游景区的人流中,用镜头记录民警维护秩序、疏导交通的忙碌身影,更捕捉到“反诈铺子”里趣味问答、安全知识互动的热闹场景。金黄胡杨与藏蓝警服交织的画面,经他巧手剪辑成为沙雅旅游的“平安名片”,多部短视频被游客自发转发,生动诠释了“警力跟着警情走、服务跟着游客走”的庄严承诺。

当央视纪录片《大漠胡杨》摄制组走进沙雅,黄雯璐主动扛起协助拍摄与素材记录的重任。凭借对本地情况的熟稔,他带领摄制组深入哈德墩派出所及原始胡杨林,精准捕捉“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热合曼·艾海提走访群众、巡逻护林的日常点滴。在戈壁晨曦中,他与摄制组一同蹲守,记录下民警踏霜巡林的坚毅剪影;在深夜的派出所里,他抓拍民警与群众视频沟通的暖心瞬间。他不仅为纪录片提供了大量鲜活素材,更同步创作系列短视频,讲述镜头背后民警扎根基层、守护生态的动人故事,让“胡杨精神”传播得更广更远。当纪录片荣获奖项时,他笑着说:“镜头里的守护者,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从日常值守到重大任务,从短视频创作到专题片打磨,多年来,黄雯璐累计产出1000多条视频、700余组图片,80多条作品 让沙雅公安的坚守与温度被更多人知晓。他以镜头为桥,搭建起警民沟通的坚实纽带;以光影传声,让公安正能量深入人心。在没有硝烟的宣传战场上,他用专业素养诠释“优秀警营记者”的内涵,用执着热爱践行公安宣传干部的使命,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光辉形象在一帧帧画面中愈发鲜明,为沙雅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宣传力量。(新疆阿克苏沙雅县公安局:杨宇豪、胡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