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 88 周年纪念日,40 名小学生在训练基地聆听英烈故事、感受军人风采、立下报国志向。
铭记历史烽火,厚植家国情怀。在 “七七事变” 88 周年这个承载着深刻警示意义的特殊日子,2025 年 7 月 8 日下午,细雨如丝,迎宾路社区组织七团中学35名三年级小学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七团武装部屯兵楼训练基地,开启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沉浸式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近距离感受军人风采,在心中深植爱国拥军、保家卫国的种子。
历史课堂:兵团精神铸魂奠基
活动伊始,七团武装部工作人员在淅沥细雨中为孩子们深情开讲。生动地讲述仿佛一架时光机,将孩子们带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那段筚路蓝缕、屯垦戍边的峥嵘岁月。从戈壁荒滩上的艰苦创业,到如今在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地区发展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兵团故事,将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的兵团精神内核,化作细雨般悄然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坚韧不拔的种子。
英烈丰碑:英雄故事震撼童心
“同学们,你们知道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英雄是谁吗?” 工作人员饱含深情地讲述着黄继光、董存瑞、张思德等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当听到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惊天壮举、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勇无畏、张思德为人民利益献出生命的无限忠诚时,这些平均年龄不到 10 岁的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小脸上写满了庄重与震撼,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对英雄无限的崇敬之光。历史的沉重与先烈的伟大,在这一刻深深叩击着每一颗稚嫩却炽热的爱国心,让他们对英雄的概念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荣誉殿堂:军功闪耀照亮梦想
为了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军人的荣誉与担当,工作人员引导大家参观了基地荣誉室和训练器材室。荣誉室内,熠熠生辉的奖章奖杯闪耀着不朽的荣光,承载着血与汗的荣誉证书诉说着无悔的奉献,它们无声地讲述着七团武装部光荣的战斗历程和官兵们赤胆忠心的奉献故事。训练器材室里,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训练装备,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军人日常训练的艰苦与严谨、专业与拼搏,对 “练兵备战” 有了最初步也最真实的认知,心中的强军梦也渐渐清晰。
磨砺筋骨:队列体验点燃志向
活动的高潮在于观摩部队官兵的实战化队列训练。细雨微凉,但官兵们口号震天、步伐铿锵、动作刚劲、目光如炬,展现出的铁血军魂和过硬作风,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赢得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经久不息地掌声与欢呼。观摩结束后,两名经验丰富的教官随即带领这群 “小小兵” 进行了半小时的队列初体验。“立正!稍息!向右看 —— 齐!” 在教官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地指导下,孩子们挺直小小的腰板,努力模仿着每一个动作。稚嫩的动作虽显生涩,但那份认真劲儿和逐渐显现的纪律意识,让在场的教官和工作人员无不颔首赞许。“太帅了!我长大一定要当解放军,像叔叔一样保卫祖国!” 体验结束后,好几个小男孩激动地喊道。童言稚语中,一颗颗 “参军报国” 的种子已在雨水的滋润下悄然萌芽。
结语: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这场在特殊历史节点、特殊天气环境下开展的国防教育活动,效果远超预期。它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与致敬,更是一堂入脑入心、触动灵魂的国防教育实践课。对于这群三年级的孩子们而言,兵团的光荣传统、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当代军人的使命荣光,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了雨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的鲜活记忆与澎湃动力。迎宾路社区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与七团武装部紧密合作,创新形式载体,为青少年提供更多贴近实际、触动心灵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体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新时代少年儿童早立志、立大志,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武部:张晋豪、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