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新时代年轻干部:以敢闯敢干之姿 担时代赋予之责
时间 :   2025-05-15 16:1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吴仁善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其精神状态、担当作为直接关系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年轻干部要勇于担当作为,积极主动履职,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广大年轻干部当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执着,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奋斗篇章。


一、敢字为先:在破冰破局中彰显青春锐气


年轻干部的“敢”,是面对困难挑战时的无所畏惧,是破除陈规陋习时的勇往直前。当前,改革发展已进入深水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领域面临诸多“硬骨头”。年轻干部唯有摒弃“躺平”心态、拒绝“佛系”做派,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在矛盾集中处挺身而出,才能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乡村振兴一线,许多“90 后”“00 后”干部扎根基层,敢想敢试。他们带头尝试“直播带货”,为农产品打开销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让智慧农业落地生根;发起“乡贤返乡”计划,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让曾经的 “空心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如某驻村书记所言:“年轻就该有股子冲劲,怕出错、怕担责,就永远干不成事。”


二、干字为要:在真抓实打中锤炼过硬本领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敢于担当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年轻干部学历高、见识广,但往往缺乏基层历练和实践打磨,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的困境。唯有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热锅上蚂蚁”的考验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真正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铁脊梁”。


在基层治理现场,年轻干部走街串巷、登门入户,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协调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老大难”问题,推动“断头路”贯通缓解交通拥堵,牵头化解邻里纠纷促进社区和谐。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正是年轻干部增长才干的“大舞台”。数据显示,近年来各地选拔的优秀年轻干部中,90% 以上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他们在实干中积累的经验,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三、担当为魂:在急难险重中践行初心使命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急时刻显本色。新时代年轻干部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也肩负着“强国一代”的历史使命。当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无数年轻干部闻令而动,化身“大白”坚守核酸检测点,驻守隔离酒店保障群众需求,用青春筑牢防疫屏障;当暴雨洪水肆虐,年轻干部冲锋在前,扛沙袋、救群众、稳秩序,用身躯筑起冲不垮的“堤坝”;当科技创新号角吹响,年轻科研团队日夜攻关,在芯片研发、航天工程等领域勇攀高峰,用智慧和汗水填补技术空白。


这些生动实践证明,年轻干部的担当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体现在每一次挺身而出的抉择中,体现在每一项攻坚克难的任务里。正如一位参与疫情防控的年轻干部所说:“当我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突然明白‘担当’二字的分量 —— 它是责任,是使命,更是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四、长效保障:为年轻干部担当作为保驾护航


让年轻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需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另一方面,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区分“无心之过”与“明知故犯”,为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干部兜底撑腰,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同时,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导师带徒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等 “七种能力”,确保他们在担当作为时 “有底气”“能成事”。


“青年者,国家之魂。”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唯有以“敢”的魄力、“干”的作风、“实”的担当,在大有可为的时代里大有作为,才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从江县残联:吴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