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十年铁律淬初心 八项规定扬正气
时间 :   2025-05-15 16:0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志成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12年12月4日,中央八项规定开启了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壮阔征程。十二载栉风沐雨,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会所里的歪风”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八项规定剑锋所指,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成为改变中国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工程。


淬炼成钢:从“关键少数”到“绝大多数”的作风嬗变。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八项规定执行情况汇报,带头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新闻报道。习近平总书记轻车简从考察调研,住普通房间、吃家常菜,以“我将无我”的境界为全党树立标杆。这种头雁效应层层传导,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2025年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430起,其中乡科级及以下干部占比92.1%,“小官大贪”“微腐败”等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从“不敢腐”的震慑到“不能腐”的约束,再到“不想腐”的自觉,八项规定的金色名片越擦越亮,94.9%的群众满意度印证了这场作风革命的历史性成就。


破立并举:在刀刃向内中破解作风顽疾。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攻坚。面对“不吃公款吃老板”“不收现金收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大数据筛查、“四风”监督平台等科技手段精准亮剑。2025 年3月,全国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6535起,其中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占比55.4%,显示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人抱有侥幸心理。制度建设是根治作风问题的治本之策。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规范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到建立“三公”经费动态监控机制,一系列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四川等地通过编制乡镇履职清单,将基层事务从1100项精简至187项,让干部从“表格堆”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主战场。


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八项规定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革除积弊,更在于重塑价值。如今,光盘行动成为餐桌常态,简约办会取代铺张排场,绿色出行引领时尚潮流。在青海,干部下乡自带干粮、不扰民的传统重新回归;在广西,驻村第一书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架起“连心桥”。这些细微变化折射出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的良性互动,“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当前,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这场“作风体检”不仅是对过往成效的检验,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动员。从整治“文山会海”到规范“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到优化营商环境,作风建设始终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央八项规定依然是不可触碰的“铁规矩”“硬杠杠”。唯有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常抓不懈,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担当纵深推进,才能让清风正气在新时代蔚然成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磅礴力量。(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政府:张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