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调查研究的逻辑起点,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调查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研究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关键点”,解决问题则是调查研究的“归宿点”。
要想解决好问题,首先需要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没有问题的发现,就不会有问题的解决。只有发现了问题,找准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也才能据此提出务实管用的科学对策。调查研究不是漫无目的的,要有针对性,哪个方面问题突出就要聚焦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要调研哪个环节,防止为调研而调研,要以问题为牵引展开研究与思考,只有带着问题难题去、带着治本之策回,才能达成调研目的。
研究问题是坚持问题导向的核心,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间环节。调查研究,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二者缺一不可。调查是研究的前提与基础,而研究则是调查的继续与升华。没有研究,调查就成了表面现象、毫无意义的简单罗列反复叠加,就无法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没有对问题本质的把握,也就无法抓到影响事物发展最根本的东西,解决问题只能是一句空话。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刚开始都可能是“冰山一角”,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就要有“沿波讨源”“剥茧抽丝”和“追根究底”的能力,在正视问题后的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深入研究,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而对于因客观环境限制和条件不成熟而暂时无法研究透彻的问题,也应该保持动态跟踪和继续研究的姿态,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毛泽东曾形象地将调查比喻成“十月怀胎”,而将解决问题比作“一朝分娩”,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难题,不仅要注重“实举”,更要注重“实效”。发现并找准问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深入开展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最后结合实际提出解决对策,并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贯彻好落实好。要由表及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由浅及深抓住问题的关键核心,逐项研究,逐条梳理,找准根源和症结,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还要注意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使每一次调查研究的过程都成为推动问题解决、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剑河县南哨镇人民政府:张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