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动态乡村,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故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所系,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关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并非简单地让村庄改头换面,其核心在于激发乡村内在的活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这要求我们抓住几个关键点:
一是产业为基,让乡村“有钱景”。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过去,许多乡村依赖传统农业,效益低,留不住人。如今,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可以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养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可以挖掘地方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文化体验等新业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还可以积极拥抱电商,利用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土特产”飞出大山,连接大市场。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乡村才能焕发经济活力。
二是人才为要,让乡村“有未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长期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人才匮乏。振兴乡村,必须破解人才瓶颈。要创造条件,吸引外出务工的能人、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兴业,他们带回的新理念、新技术是乡村宝贵的财富。同时,要大力培育本土人才,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是文化为魂,让乡村“有精气神”。乡村是文化的宝库,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技艺和伦理规范。乡村振兴不能丢了“魂”,要保护好古村落、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乡愁记忆。更要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反对陈规陋习,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建设村史馆、文化广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乡村既看得见发展,也留得住文脉。
四是生态为底,让乡村“有颜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让村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要保护山林湖泊,维护农田生态,让乡村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才能吸引人、留住人。
五是组织为擎,让乡村“有主心骨”。坚强的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激发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事情商量着办,成果共同分享,形成治理有效的和谐局面。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政策的持续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更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我们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让我们更多关注乡村、了解乡村,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用知识和热情浇灌希望的田野,共同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新篇章!(剑河县南加镇人民政府:朱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