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动态我国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企央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国企央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国企央企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近年来,我国国企央企由于经营管理制度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管理缺位、调配市场资源不充分等诸多因素,不断出现收益低、亏损、债务重等问题,持续深化国企央企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都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国企和央企深化改革问题。
一、加强国企央企党的建设工作。一是着手抓好国企央企各级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履行好“两个责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二是着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国企和央企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二、建立健全国企央企管理制度体制。一是健全完善管人、管事、管权三项有机衔接的制度。二是着手抓好政企既有效分开又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以政企分开为契机,逐步使国企央企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运作,让国企央企成为真正的企业。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亲清”政商关系制度机制。在政商交往中,需进一步细化政商关系,针对政商交往过程中的一些疑惑和问题,立规矩、划红线,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和完善了一批防止利益冲突的具体制度,有效防范公职人员利用公权力存在的利益输送行为,预防腐败。
四、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有效预防职务违法犯罪。制度需要靠监督来保障执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紧盯国企央企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严肃查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
五、强化功能性改革。主要是厘清政府与国企的职责边界,积极主动服务发展战略,优化市属国企投资结构,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协同促进国资国企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战略支撑和产业引领作用。如在产业布局上,明确企业主责主业和功能使命,全力当好经济稳进提质的顶梁柱、稳定器和压舱石。
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持续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企业市场化运营。在公司治理上,进一步加强董事会建设,配齐配强董事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建立外部董事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更好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
七、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有效整合重组。针对国有经济分布仍然过宽现象,产业布局和企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一些企业主业不够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必须抓紧解决。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从江县委宣传部:潘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