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我站在威海经开区皇冠街道办事处的走廊里,望着窗外海天相接的蔚蓝,对于工作向往的心情在此刻达到了顶峰。入职纪检监察工委的八个月里,我经历了从“职场新人”到“纪律卫士”的蜕变,更在“五问五争”的叩问中找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坐标。这片热土上,每一滴汗水都见证着年轻干部与经开区的“双向奔赴”,而我要讲述的,正是一个追光者如何在纪检监察岗位上破茧成蝶的故事。
一、破茧:在五问中校准作风“定盘星”
破除“大而化之”的懒政心态。初到岗位时,我曾陷入“学生思维”的误区: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就是对照条文“挑刺”,只需按部就班完成流程。直到我真实的接触查办案时,面对账目表面合规却群众反响冷淡的矛盾,我猛然惊醒——机械式的“走过场”正是懒政思维的温床。在领导的指导下,我尝试用“群众视角”重新梳理资金流向:走访相关部门核查情况,对比相关制度规定,最终发现的确存在某些违规行为。这次经历让我懂得,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以“绣花功夫”穿透数据表象,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
挣脱“惯性思维”的路径依赖。在处理一起干部作风投诉时,我习惯性地准备套用既有问责条款,却被领导反问:“如果被投诉的是你朝夕相处的同事,你还能否保持客观?”这句话如当头棒喝。我意识到,纪检监察工作不是简单的“对错判断题”,而是需要兼顾法理情的“综合应用题”。在后续的案件办理中,我坚持“三步工作法”:先查政策依据,再访群众口碑,最后听当事人陈述,确保每个处理决定都经得起“良心秤”的检验。
二、淬炼:在五争中锻造实干“金刚钻”
争当守正创新的“探路者”。积极使用山东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将皇冠街道辖区内的19个社区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关的民生资金、村务、党务、三资、项目公开等多个板块的内容上传平台,做到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群众也可以通过平台反映问题。创新实践让我懂得:监督执纪既要坚守原则,更要善用科技赋能。
争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参与案件办理时,我才真正的从案件流程中学到纪检监察工作的严肃性,白天外调取证,夜晚研读案卷,在海量资金往来中抽丝剥茧。当关键证据浮出水面时,连续熬夜的疲惫瞬间化作破案的喜悦。这段经历让我深刻领悟:纪检监察干部的“攻坚”,不仅是与违纪违法行为的较量,更是与自身极限的博弈。
三、共生:在双向奔赴中绽放青春华章
八个月的淬炼,让我逐渐读懂“纪检监察干部”五个字的分量。在帮助群众拿回属于他们的养老金时,群众打电话说:“太感谢纪检监察机关,你们是干实事的机关”;在回访受处分干部时,对方表示,感谢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发现问题,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这些瞬间,让我真切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既是“治病树”的手术刀,更是“护森林”的防护网。
站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潮头,我愿做那朵永不停歇的浪花。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五问”为镜正衣冠,以“五争”为尺量得失,在监督执纪中锤炼“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的政治品格。因为我知道,当年轻干部的奋斗足迹与经开区的发展脉搏同频共振时,我们书写的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是一曲新时代的“双向奔赴”奋斗赞歌!(威海经区皇冠街道:夏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