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破解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增效能
时间 :   2025-09-17 17:3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邵泓铭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前沿主战场”。近年来,尽管中央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工作,但形式主义仍以过度留痕、无效会议等新变种滋生蔓延,导致部分基层干部陷入“白天迎检、晚上补表”的疲于应付困境。破解形式主义,需跳出“头痛医头”的被动治理,从考核机制、数字赋能、权责划分三个关键维度精准发力,斩断形式主义链条,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实事、求实效。


革新考核机制,以“实绩标尺”取代“痕迹标准”,破解“唯材料论”。考核导向是基层工作的“指挥棒”,形式主义屡禁不止的核心症结,在于“重痕迹、轻实绩”的评价体系。整治形式主义,首需重构考核逻辑,一方面,建立“群众满意+实绩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将群众信访办结率、民生项目落地进度、产业发展带动成效等指标纳入核心考核内容。另一方面,推行“四不两直”考核方式,整合纪检、督查、业务部门力量组建联合检查组,不提前踩点、不看精心准备的台账,而是随机走访群众、查看项目现场,让“纸上政绩”无处遁形,使考核真正成为推动实干的“催化剂”。


强化数字赋能,以“数据共享”破解“多头填报”,打通“信息壁垒”。多头报表重复填报是基层干部的高频负担,以数字技术打破信息孤岛,是为基层“松绑”的关键举措。要搭建“一站式”基层数据共享平台,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民政、社保、农业、应急等部门数据资源,统一数据标准与填报口径,实现“一次采集、多方活用”,减少基层干部重复填表的机械劳动,把精力用在办实事的刀刃上。推行“扫码核验”替代“纸质台账”,针对安全生产检查、环境整治巡查等日常工作,开发移动端信息采集系统,干部现场检查时扫码记录情况、上传照片,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台账,既减少纸质材料堆积,又实现数据实时可查、动态更新。同时,明确各部门数据使用权限,严禁重复索要,杜绝数据滥用,真正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


厘清权责边界,以“权责对等”杜绝“责任甩锅”,破解“小马拉大车”。当前部分形式主义问题,源于上级部门权责不对等,将任务层层下压却不赋予相应权限,如要求乡镇负责企业环保执法却不授予执法权,导致基层只能靠“补台账、写说明”应付。厘清权责边界,需建立清单管理与责任追溯机制。一方面,制定“基层权责清单”,依据相关政策,明确乡镇(街道)“法定职责”与“协助事项”。另一方面,建立责任追溯制度,对因上级部署不当、数据不共享、指导不到位导致基层工作受阻的,依规追究上级部门责任,避免基层“背锅”。同时,也要赋予基层“拒绝权”,明确对超出权责范围、无政策依据的任务,可通过履职报备系统提出异议,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赋予基层更大自主权和更多资源,让基层工作回归“权责清晰、量力而行”的正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邵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