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凤庆县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时间 :   2025-09-16 21:5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茶学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日前,凤庆县政协在凤山镇东城社区迎春小区北院老年体协活动场所召开以“建多元协商机制,增基层治理动能”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凤山镇协商议事会成员、东城社区负责人、东城社区志愿者团队代表、东城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专干、老年居民代表、青少年家长代表、凤庆县政协副主席李国章、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协商会议。


东城社区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凤山镇政府1.4公里,总占地面积3.55平方公里,是典型农居混杂型社区。社区有3个自然村、4个片区、58个居民小组、17个小区,5所学校,常住人口3803户11403人。有60岁以上老年人1216人,其中独居老人11人,18岁以下青少年1066人,“一老一小”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课后托管、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需求突出。


“2024年8月,中央社会工作部将东城社区确定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单位,社区以此为契机,以‘五社联动’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为主题,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有效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在试点工作推进中,社区组织开展了‘一老一小’系列关心关爱服务活动,全力解决了系列民生实事,精准组织了系列公益法律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庞大社会工程,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会上,凤山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协委员查登闿根据前期东城社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调研情况率先作了主旨发言,指出了调研发现的需求对接不精准,协商机制没跑通、资源整合不到位,多元协商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服务活动难开展,协商共识难落地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抓实需求响应、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多元协商机制三个方面建议。

屏幕截图 2025-09-16 215419.png

东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孙丽娟说:“东城社区被确定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以来,我们建立了分层级议事会和书记工作室,但议事渠道单一,制约了服务效能的提升,迫切需要搭建平台,建立‘议事会+书记工作室+政协院坝协商’的多元协商机制,破解基层治理的难点。”


老年居民代表崔联芬发言说:“要提升智慧养老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开展好老年人义诊、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独居老人关心、关爱等活动”。


“聚焦青少年儿童教育,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做好心理护航工作。”青少年家长代表李凤鸣作了发言。


县政协委员李元媛建议:“要整合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拓宽慈善资金筹集渠道,抓好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志愿者激励与回馈机制。”


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


会上,县检察院、县教体局、县民政局、县卫健局、县红十字会、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直面矛盾,耐心细致地作了解释和回应。


经协商,会议达成以下共识:一是抓实需求响应。常态化开展前出办公、敲门问需、日常见面的“三项制度”,并通过进一步发挥311个微网格作用和全面推广使用“滇红慧”小程序“线上报事”功能,不断织密“微网格+线上”的居民诉求采集网,做到各类服务活动精准对接、精心谋划、精细实施,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同时,规范分级协商流程:综合性需求提交二级议事会协商解决,个性化需求交由一级议事会快响应,形成“需求收集—协商议事—落地反馈”的闭环。二是强化部门联动。通过“院坝协商”,整合多部门资源,建立社区二级议事会按需求“吹哨”,县级相关部门“报到”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建议县级相关部门明确专人负责,积极参与关心、关爱“一老一小”活动。三是完善多元协商机制。结合东城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系点创建,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明确“五社”在议事中的职责,搭建平台,推动建立“议事会+书记工作室+政协院坝协商”的多元协商机制,并按照议事规则,常态化分层、分级开展议事协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参加院坝协商会议的县政协副主席李国章表示:“基层社会治理涉及方方面面,政协此次院坝协商选取了东城社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的议题,这是一个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基层所难的民生议题。体现了协商切口小、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导向,通过建立机制将对基层社会治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凤庆县政协:茶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