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热点急着就医却一号难求,网上放号瞬间抢空,现场排队人山人海,这是辽宁沈阳多家大型三甲医院热门科室专家号的真实写照。外地患者奔波至此,往往难以当天就诊,只能滞留等候;本地群众即便第一时间守在挂号系统前,也常遭遇"秒光"窘境,就医之路平添诸多波折。这本该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的医疗机构,却因黄牛作祟让挂号变成"抢票大战",背离了公益服务的核心宗旨。(2025年11月17日红星新闻)
更利用医院挂号系统的技术漏洞,通过非法软件拦截线上号源,再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转手倒卖,将公共医疗资源异化为牟取暴利的工具。更令人愤慨的是,部分黄牛与内部人员相互勾结,形成"抢号-囤号-倒号"的黑色产业链,让普通患者的就医通道被人为阻断。
值得肯定的是,当地警方已重拳出击,成功打掉9个涉医黄牛犯罪团伙,抓获涉案人员70余名,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气焰。但重拳打击之下,人们更关心,这能否从根本上破解挂号难?答案显然取决于是否能堵住制度与技术的双重漏洞。若仅治标而不治本,面对高额利益诱惑,难免会有新的黄牛铤而走险,陷入"打击-反弹"的循环。
根治黄牛乱象,首先要筑牢实名挂号的"防火墙"。医院必须严格落实身份证、医保卡实名挂号制度,实现挂号、就诊、取药全流程身份核验,杜绝"一人多号""代挂倒号"的可能;同时应优化放号机制,合理分配线上线下号源比例,适当增加热门科室放号量,通过分时段放号、预约候补等方式,提升号源利用效率。其次,要堵住技术漏洞,升级挂号系统的反作弊功能,对异常抢号行为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拦截,从技术上切断黄牛非法抢号的路径。
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需扛起主体责任。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对医院挂号管理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内部人员与黄牛勾结的行为,一经查实即顶格处罚,形成强力震慑;同时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让群众成为监督黄牛的"眼睛"。医院也需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挂号流程,公开号源信息与放号规则,让挂号服务在阳光下运行。
医疗资源是民生刚需,挂号公平是民生底线。沈阳警方的严打行动是治理的第一步,更关键的是以此为契机,打通制度完善、技术升级、监管强化的全链条治理之路。唯有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才能彻底铲除黄牛生存的土壤,让三甲医院回归"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初心,让普通百姓不用再为挂号发愁,真正享受到便捷、公平的医疗服务。这不仅是民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医疗行业践行公益使命的必然要求。(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