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各级组织部门要做好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划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个人成长与组织需求相统一,抓好精准识别、蓄力赋能、墩苗壮骨、严管厚爱等多个环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立体式干部培养方式,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聚焦源头“选得准”,抓好“精心识别”链条,优化干部储备“蓄水池”。精准识别是立体式培育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要秉持公平公正原则,通过科学的识别机制,确保那些德才兼备、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能够脱颖而出。要建立健全年轻干部识别机制,将基层一线作为识别发现年轻干部的“主考场”和“赛马场”,坚持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识别年轻干部。要通过谈话了解、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年轻干部的工作表现、群众口碑和发展潜力,形成全面准确的评价。要结合实际情况,“一人一档”建立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后备人才库,形成“先备后用”梯次培养模式。
聚焦过程“育得优”,抓好“蓄力赋能”链条,助推能力素质“大提升”。蓄力赋能是立体式培育的核心环节。它要求组织部门为年轻干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锻炼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具体来说,要搭建学习平台,依托专题教授、现场教学、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年轻干部打造“专属课堂”。要科学设置课程,围绕提升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等能力,科学设置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等专业课程。要强化实践锻炼,选派年轻干部参与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到一线“拜师学艺”,通过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聚焦平时“管得严”,抓好“墩苗壮骨”链条,锻造干事创业“铁肩膀”。墩苗壮骨是立体式培育的重要环节。它要求组织部门通过一系列的培养措施,帮助年轻干部锤炼意志品质、增强担当精神。要建立培养机制,探索建立“基层岗位锻炼+中心工作训练+急难险重考验”相结合的培养机制,为年轻干部提供多样化的锻炼机会。要实施重点项目,精心选派年轻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任务攻坚等工作,让他们在实战中锻炼成长。要强化考核激励,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年轻干部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聚焦激励“用得好”,抓好“严管厚爱”链条,激发担当作为“动力源”。严管厚爱是立体式培育的保障环节。组织部门在严格管理年轻干部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激发他们的担当精神和奋斗热情。要实施“四必谈”和“四必问”,在选人用人、考察考核、纪律作风等方面,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及时提醒。构建监督平台,构建“五位一体”监督平台,全面掌握干部综合表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和处理。要实行单位领导负责、组织部门关注、纪委监委协同“三位一体”包联机制,对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关心和支持,推动年轻干部成长行稳致远。(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委组织部: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