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美团外卖骑手可屏蔽顾客,10月11日,一名美团骑手证实确已收到相关通知。(2025年10月13日厦门日报)。
“骑手拉黑顾客”的新规落地,无疑是外卖服务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它真正实现了骑手与顾客的“双向评价、双向选择”,让长期处于被动端的骑手,终于拥有了维护自身权益的“反制权”。
对骑手而言,这项规定是极具温度的“人性化保障”。以往面对少数顾客的恶意差评、无理刁难甚至言语冒犯,骑手往往只能忍气吞声,担心维权反而影响自身收入。如今有了“拉黑权”,骑手在遭遇利益侵害时能及时止损,不必再带着顾虑接单,得以更挺直腰杆提供服务,其职业尊严与社会认同感也随之提升,这份尊重,正是无数骑手日常风雨兼程中最需要的支撑。
而对消费者来说,新规更是一面“自省镜”。长久以来,“顾客是上帝”的观念被部分人曲解为“消费即拥有无限话语权”,却忽略了骑手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配送时效,可能受暴雨、堵车、订单爆单等多重不可控因素影响。当我们习惯性因几分钟延迟就打差评,因一点不合预期就刻意刁难时,是否曾换位思考,这份看似简单的外卖背后,是骑手在车流中穿梭的奔波?尤其部分年轻消费者,易陷入“自我中心”的思维,点餐时提过多不合理要求,稍不满意便激化矛盾。如今“被拉黑”的风险在前,既是对任性消费行为的约束,更是对个人素质的提醒,若因自身不当言行影响消费体验,损失的不仅是便利,更是个人文明形象。
当然,骑手在行使“拉黑权”时也需保持理性。平台赋予这项权利,是为了保护合理权益,而非成为服务缺位的“挡箭牌”。接单时是否尽到准时配送的责任?面对顾客疑问时是否耐心解释?产生矛盾时是否先尝试沟通化解?毕竟服务的本质是相互理解,若非遭遇恶意对待,万不可滥用权利,让“拉黑”沦为逃避服务责任的借口。
事实上,“骑手拉黑顾客”新规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平衡双方权益、化解矛盾的桥梁;用得不当,则可能加剧对立。制度的初心,从来不是制造“非此即彼”的对抗,而是倒逼双方回归“互相尊重”的本质,消费者多一分体谅,骑手多一分用心,平台多一分监管。唯有三者同向发力,才能让外卖服务走出一条“骑手安心、顾客舒心”的和谐之路,让每一次配送,都成为人与人之间温暖的连接。(通讯员: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