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16岁少年殒命未管所,谁来为“失管”买单?
时间 :   2025-10-13 17:0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苗凤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4年4月,不满16岁的湖北襄阳少年张扬因犯罪获刑,同年5月被移交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湖北省未管所”)。按照规定,完成两个月入监学习后,他本应在7月底迎来家人的首次探视——可这份期待,最终永远停在了冰冷的悲剧里。(2025年10月11日红星新闻) 


谁能想到,本该是“迷途少年回头岸”的未管所,竟成了张扬的“生命终点”?这里藏着不为人知的霸凌暗流:“老少年犯”将改造场所当成了“江湖”,对“新犯”张扬等人呼来喝去、肆意欺辱,不顺从便是拳脚相加,下手毫无轻重。最终,这个本应在管教中重拾人生的少年,没能等到改过自新的那天,生命如流星般仓促滑落,让人扼腕痛惜。 


张扬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裹着一层不幸的底色。父母感情破裂、早早离异,他跟着父亲生活,可父亲患上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夺走了一只眼睛的光明。破碎的家庭、困顿的生活,让他的品行渐渐走向顽劣,一次同龄人的邀约,竟成了他误入歧途的开端,也让命运给这个少年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家人从未放弃过他。姑姑为了他的成长费尽心力,甚至寄望于《活出生命意义》这本书,盼着能帮他重塑心性、打造属于自己的生命传奇。所有人都以为,未管所的严格改造能让他迷途知返,可现实却给了最沉重的一击,本该守护少年的“管教之地”,因管理缺位、工作人员履职不力,成了霸凌滋生的温床。那些“老犯”的思想不仅没被扭转,反而延续着社会上的霸道行径,而本该及时制止的监管,却成了“视而不见”。 


张扬用生命,为未管所的“不作为”买了单。他走了,家人所有的期盼轰然落空,姑姑的心血也付之东流。这起悲剧绝不是偶然,霸凌绝非一日形成,若日常管理中能多一分警惕、少一分纵容,若工作人员能守好职责、及时干预,这场悲剧本可避免。 


事件必须一查到底,追责绝不能缺位!对参与霸凌的少年,必须严肃处理,让他们明白:漠视他人生命,终将付出沉重代价;对未管所不作为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更要从严追责,他们的失职渎职,是酿成悲剧的重要推手。执法部门唯有秉持“零容忍”态度,才能告慰逝者,也才能守住底线。 


张扬的悲剧,刺痛了整个社会的心,也暴露了未成年犯管教工作中的诸多漏洞,对失足少年的改造,不能只停留在“管”,更要落在“教”与“护”上。这起事件是警示,更是警钟,未管所必须全面排查管理漏洞,真正扛起“教育、感化、挽救”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失足少年在监管中感受到温度,在关爱中找回方向,让他们的未来能有一片晴空,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讯员: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