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铸牢共同体 共筑强国梦”国旗下大宣讲活动启动以来,乌什县始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从谋划、体系、形式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宣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切实让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深化系统谋划,打造“三维联动”格局。通过高位定方向、机制强保障、实地提质效,为宣讲活动筑牢“四梁八柱”,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地见效。高位推动“明方向”。县委高度重视国旗下大宣讲活动,将其作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重要抓手,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推进会,动态部署推动;制定印发实施方案,明确内容、范围、步骤及要求,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确保活动不跑偏、不走样。健全机制“强保障”。组建以县长为组长、其他县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协调小组,明确目标、任务与时间节点;以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为契机,确定县级领导干部每月不少于2次、县直单位科级干部每月不少于1次、乡(镇)及村(社区)干部每周不少于1次宣讲,构建“县委统筹、部门联动、全员参与”格局。实地调研“提质效”。县委宣传部与组织、统战等多部门联动,通过实地走访、随机互动等方式,深入乡(镇)、村(社区)、学校了解宣讲情况,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宣讲实现范围全覆盖、工作常态化、效能最大化。同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12条,以点带面提升整体宣讲水平。
建强宣讲体系,夯实“全域覆盖”基础。围绕“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核心问题,建队伍、强供给、提能力,为大宣讲活动注入“源头活水”,确保覆盖无死角、内容有深度。聚焦“谁来讲”,打造队伍“强支撑”。组建“县级领导+科级干部+基层骨干”多元化宣讲队伍,涵盖13名县级领导、113名县直单位少数民族科级干部,挖掘20余名优秀草根宣讲员,累计开展集中宣讲977场次,覆盖群众、学生超40.78万余人次,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宣讲力量。聚焦“讲什么”,广泛征稿“强供给”。围绕13个重点宣讲内容,开展优质稿件征集活动,收集稿件38篇;组织骨干团队打磨《改革者永远在路上》《党恩深似海 住房安全暖人心》等8篇优质稿件,汇编印发1200册双语版宣讲口袋书,为宣讲员提供内容、技能与示例支撑。聚焦“怎么讲”,多元培训“强效能”。举办乌什县“辉煌七十年 奋进新征程”理论宣讲交流培训班,邀请衢州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优秀导师、宣讲员及地委党校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培训,采用“专题辅导+示范宣讲+现场教学+座谈交流”,通过宣讲培训、案例研讨等方式,以讲促学、以讲促训,培育骨干宣讲员192名,切实提升宣讲能力。
优化形式内容,激发“互动参与”活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通俗语言、鲜活案例、多元形式创新宣讲方式,让宣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政策解读“贴民心”。聚焦民生关切,聚焦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民生关切,将“两免一补”、医保报销比例提升、特色种植补贴等政策转化为“百姓话”;用“过去看病难、现在报销快”“科学管理核桃亩产增”等对比,开展政策解读宣讲216场次,让群众直观感受政策红利。共话变迁“接地气”。结合“身边事”讲透“大变化”,细数70年来生活细节中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餐桌升级,从“一件衣服穿四季”到“衣柜总少一件”的穿戴变迁,从“挤着住土坯房”到“独住亮堂新居”的住房改善,从“靠腿走山路”到“自驾任我游”的出行便利,从“写信盼半年”到“视频面对面”的沟通跨越,开展各类宣讲375场次,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真切的感受到生活巨变与国家强盛。典型示范“强引领”。坚持“小切口讲大主题、小故事讲清大道理”,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改革先锋库尔班·尼亚孜等先进典型“真人宣讲”,分享创办国家通用语言学校的改革事迹;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开展模范事迹宣讲110余场次,让团结奋进精神可感可学。同时,融入红色歌曲、民族舞蹈、快板等文艺表演及有奖问答,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度。(通讯员:石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