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画好城市治理“同心圆”
时间 :   2025-09-09 19:1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赵小燕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推动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规模扩大、服务供需错位引发的治理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全方位整合各方力量,共绘城市治理“同心圆”,不断推动城市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强化党建引领,固本强基夯实阵地“圆心”。基层党组织是城市社会治理的枢纽,只有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城市社会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要优化组织体系,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贯通”组织架构,聚焦商圈楼宇、企业园区、社会组织等重点领域,严格落实“应建尽建”要求,全力打通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堵点,将辖区内流动、分散的党员凝聚在党组织这个“铁打的营盘”,确保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党的工作。要突出示范带动,集中评选一批“作用发挥好、队伍建设好、治理能力好、服务实效好”的党组织先进典型,让示范样板“立起来”,提质增效“干起来”,整体提升“强起来”,真正实现“典型带动一片、标杆引领一群”,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澎湃组织动能。


建强专业队伍,蓄势聚力延伸服务“半径”。社区治理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面对居民复杂多元的利益诉求,离不开一支“讲政治、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的专业队伍。要探索将城市治理人才纳入地区人才发展规划,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队伍、网格员队伍和社区党员队伍能力建设,加大教育培训资源向一线倾斜力度,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聚焦城市社会风险防控、应急处突能力提升、网格化管理、智慧城市发展等重点工作,开展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要建立“社区工作者—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社区副职—社区党委书记”培优链条,表现优秀的在兼任、比选、提任、奖补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不断激发内生动力。要全力破解“小马拉大车”治理难题,研究出台深化社区减负提能增效具体措施,制定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持续纠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调研扎堆等形式主义“顽疾”,让社区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治理、搞服务。


凝聚各方合力,共建共享扩大治理“圆弧”。完善城市治理体系,不仅要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引擎”作用,还需要充分激活各类组织及群众的“微细胞”能量,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困局,实现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的转变。要健全共治网络,完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网格)“睦邻会客厅”、楼栋“议事角”三级体系,组建商户共建联盟、红色物业联盟、先锋骑手服务队等平台,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事务共商、难题共解”的城市治理格局。要强化互联互动,扎实开展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结合各部门职能职责,建立群众需求、单位资源、服务事项三张清单,精准搭建供需对接桥梁,推动在职党员常态化下沉一线解难题、办实事。要优化平台搭建,积极探索多网融合、一网统筹“智理”模式,社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及城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常驻“云端”,让服务力量“一网协同”、服务资源“一网全揽”、服务保障“一网汇集”。(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