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4年浴血奋战、14年艰苦卓绝,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东方主战场,为人类正义与和平作出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力量,更好地开创未来。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捍卫历史真相,守护和平底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率先举起抗战旗帜,拉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华儿女以“愿拼热血卫吾华”的情怀在广袤国土上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南京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屠戮,细菌战里日军以活人做实验,中国军民伤亡超3500万。可日本部分政客与势力至今歪曲历史、为军国主义招魂,这是对遇难同胞的亵渎,更是对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不容置疑,几千万人为独立、自由、和平付出的牺牲不容否定。”历史真相是和平基石,我们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捍卫战后国际秩序。国家需整理抗战史料、开放历史数据库,主流媒体可制抗战纪录片;党员干部要学权威史料,遇歪曲历史言论及时澄清,共同守护和平底线。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复兴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艰苦抗战中,中国人民铸就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从东北抗联冰天雪地苦斗到杨靖宇以草根棉絮充饥,这些英雄事迹与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进。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改革发展、民生关切、国际竞争挑战交织。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坚定的报国之行。要坚守民族气节,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鲜明,坚定必胜信念,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聚焦改革深水区与科技攻关最前沿,展现攻坚克难的实干担当。要坚持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统一,以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努力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优异答卷。
坚持和平发展,共创命运与共。中华民族历经14年抗战的苦难与牺牲,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自始至终将和平发展融入民族血脉,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从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平承诺。截至2025年7月,中国共参加29项安理会授权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4.9万余人次,警察2700余人次,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和平注入正能量。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扛起使命担当,既要深入学习中国外交理念与和平发展实践,在日常工作中讲好中国和平故事,也要立足岗位践行全球视野下的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议题中主动贡献基层智慧与方案。要以抗战时期先辈们的坚韧意志为指引,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保持战略清醒,坚决抵制霸权思维渗透,以实际行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让和平发展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山东烟台市福山区财政局:朱逸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