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自1998年开始示范种植临沧坚果,全县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推进临沧坚果产业发展。目前全县种临沧植坚果26.62万亩,挂果投产12.9万亩。全县从事临沧坚果生产加工的企业、专业合作社46个,均加入临沧市临沧坚果产业发展联合会,壳果年加工产能2.28万吨。2024年青皮果总加工量2.23万吨,干果总量达0.76万吨,实现总产值2.28亿元,产业发展成效初显。
产业振兴,政协怎么干?这是凤庆县政协始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今年,县政协常委会瞄准助农增收这个“金果果”,把全县临沧坚果产业发展作为调研课题,组织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企业、加工点、示范基地实地开展调研工作,并召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县临沧坚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形成建言资政专报报县委、县人民政府。
凤庆县政协常委会针对调研发现在全县临沧坚果产业发展中存在要素保障不够到位、基地管理不够规范、产业链联结不够紧密、产业效益不够明显等瓶颈和短板,资政建言。
强化政策引领与要素保障,筑牢产业发展根基。结合县域资源禀赋,统筹制定《凤庆县临沧坚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划定坚果产业适宜种植区,明确耕地与林地用途边界,并将坚果提质增效、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纳入县级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库,确保规划落地。强化政策扶持,扩大提质增效补贴覆盖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坚果贷”等普惠产品,解决前期投入难题。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整合职能部门力量,建强技术服务队伍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切实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单产提升工程,以坚果示范基地为核心,推广“落头开心”修剪等六项关键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农户”结对帮扶机制,以点带面,促进关键技术全覆盖,提高挂果率,提升单产。开展品种优化行动,强化坚果品种研究,加强种苗管理,培育推广优质品种,淘汰低产、混杂品种,扩大提质增效覆盖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发挥园区优势,强化招商引资,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临沧坚果凤庆仓储集散中心。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突出科技赋能,研发高端坚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强化基地精细化管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行标准化种植管理。落实临沧坚果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严格种植、修剪、施肥技术标准,规范中耕翻土、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流程。发展智慧农业。推广无人机打药、叶面施肥和物联网监测等技术,建立坚果种植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管护。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组织的作用,用活“土专家”,在坚果修剪、梳枝、整形上下功夫。
创新利益联结,促进农民增收。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完善“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订单农业、土地入股、保底收购、二次分红等方式,确保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农户在坚果林下套种旱稻、中药材等作物,推广“坚果+”立体模式,实现“一亩地、多份收”,切实增加群众收入。拧紧产业链条。以县内临沧坚果联合会成员单位为主体,强化合作社管理,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模式,带动小农户融入产业化链条,真正将“小坚果”打造成“金果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提供有力支撑。(凤庆县政协: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