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也是防汛救灾一线鲜明的时代底色。近日,中组部制发《关于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全国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数以万计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战胜洪魔的磅礴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把牢防汛救灾“方向盘”。只有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绷紧弦”,才能在行动上“拉满弓”。面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的严峻考验,北京密云区石城镇党员干部连夜转移受洪水威胁群众,河北承德救援队伍徒步挺进断路山村搜救失联人员,贵州榕江县8000余名党员干部挨家挨户通知撤离。党员干部是防汛救灾工作的“主心骨”,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极限思维应对极端天气,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实践行动上,才能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战胜汛情的强大动力。
聚焦实战淬炼,锻造攻坚克难“先锋队”。汛情就是集结号,险情就是动员令,党员干部必须闻“汛”而动、听“险”即行。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冲锋陷阵、挺膺担当,凝聚攻坚合力。北京门头沟区组建“党员冲锋舟队”,在洪水围困区域转移群众1.2万人;湖北华容县成立“党员尖刀班”,在洞庭湖决堤抢险中创造“77小时合龙”的攻坚速度,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要在防汛抢险救灾、志愿服务等一线工作中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带头到城市易涝点、城乡危旧房等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健全激励机制,织密先锋模范“保障网”。在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否持续彰显,既需要思想引领的“软驱动”,更需要激励机制的“硬保障”。中组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1.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北京对于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火线发展入党,树立起“把党员发展在一线”的鲜明导向。只有持续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建立防汛救灾“党员表现档案”,将抢险表现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才能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持续作战的内生动力,更好地在防汛救灾一线践初心,担使命。(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