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为民造福必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时间 :   2025-07-09 18:4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德森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广大党员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民造福,要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把群众的幸福感摆在首位。“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我们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不是为了个人升迁得失。”当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详观古今中外、历史长河,凡是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大搞浮夸、求快求多的运动、行为,都难以长久发展、常态维持下去。我们常说,领导干部想要干事、想出政绩是对的,但是要避免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尤其是不要经常出现“换赛道”“留痕迹”等不良现象。这样的作风无疑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急于出成绩,急的是一时之功,图的是一己之利,没有从实际出发,也没有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遵循。我们要牢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


为民造福,要坚持出实招、求实效,把群众的获得感落在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要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个别地方为了政绩,盲目举债、乱铺摊子,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留下很多烂尾楼、烂摊子,这既是对发展的不负责任,又是对当地群众的不负责任。政绩观错位,工作就会脱实就虚,就会逐渐演变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会浪费资源,更会贻误发展。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高指标和“好看”政绩,要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察实情、出实招、解难题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一件一件去抓落实,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这样正确的政绩观,是“去伪存真”“去糟除粕”后的政绩观,也是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观。


为民造福,要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把群众的满足感记在心上。做到打基础利长远,其实就是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追求长远发展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关键一招,政绩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成果,或者是表面的数字,应立足于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不仅仅是指任期内造福一方,而是要将任期内的长远打算做细做实,不能自己“拍拍屁股走了”,留下“窟窿”让“后来人”缝缝补补。要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工作耐心,将久久为功的作风一以贯之,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做到部署时统揽大局、执行中从严从实,以“绣花功夫”的精准思维把群众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真正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山东省威海市委经区工委党群工作部:李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