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风雨如晦中诞生,百年征程淬炼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年轻干部当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旗,在新时代赶考路上锤炼政治品格、勇于担当奉献、磨砺奋斗意志,以精神之光引领复兴征程。
真理如磐,坚守理想,铸“革命理想高于天”之魂。北斗指北,真理领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从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穿透旧中国的迷雾,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复兴航向,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真理为炬。“志不强者智不达”,李大钊在绞刑架下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夏明翰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绝笔诠释理想之坚。年轻干部当深学党的创新理论,在学思践悟中把稳思想之舵,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面对复杂形势,将真理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践力量,让理想信念在复兴征程中绽放光芒。
初心如炬,担当使命,践“俯首甘为孺子牛”之责。红船启航,初心如炬。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誓言,到“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使命为帆。“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焦裕禄冒雨查风口探流沙,孔繁森两次援藏甘洒热血,他们用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刻哲理。新时代年轻干部当胸怀“国之大者”,把“两个维护”融入血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乡村振兴一线扎根,在基层治理前沿冲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情怀践行宗旨,在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坐标,在“枝叶关情”中厚植根基,将初心使命融入万家灯火、嵌入民生福祉。
斗争如钢,英勇向前,扬“敢教日月换新天”之勇。烽烟淬炼,斗争如钢。从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到改革浪潮中的激流险滩,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斗争为刃。“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红军将士“风雨侵衣骨更硬”,改革先驱“杀出一条血路来”,他们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开辟天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年轻干部当永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在科技攻关中勇当先锋,在风险防控中敢打头阵,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韧劲破解发展难题,让斗争精神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升华。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更是新征程的动力之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年轻干部当以伟大建党精神为镜,常照初心、常砺斗志,在民族复兴的时代考卷上写下“强国有我”的铿锵答卷,让精神之火永远照亮赶考之路。(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刘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