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地处黔桂湘三省交界,是多民族交融共生的文化沃土,苗、侗、壮、瑶、水等各民族在此孕育了璀璨的非遗瑰宝和深厚的红色基因。作为贵州省革命老区,从江县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文化传承、节庆共融、故事传播、军民共建”四大维度,创新探索“四个相结合”工作路径,推动民族文化“活态传承”、民族团结“多元赋能”、精神家园“全民共建”,为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了鲜活样本。
一是把推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相结合”。从江县以“非遗活态传承工程”为抓手,建立侗族大歌、瑶族药浴等6个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打造“民族文化进校园”特色教育品牌,实施“苗汉”“侗汉”双语教学覆盖87所中小学,覆盖中小学生3.2万人次。创新开展“双语宣讲”新模式,通过组织宣讲队伍深入村寨,开展双语宣讲500余场,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传播方式的有机融合,让民族文化焕发出鲜活生命力。
二是把推进节庆活动与搭建平台“相结合”。从江县立足“三省交界、民族交融”的区位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打造“非遗+节庆+文旅”区域协作平台。依托侗族大歌节、“芦笙比响大赛”“村百节”“周末大舞台”等传统节庆为载体,连续多年举办跨省域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构建起辐射广西三江、湖南靖州等毗邻地区的“文化共生圈”。尤为突出的是,环“三省坡”芦笙比响大赛作为年度重头戏,2024年已拓展至黔桂湘三省区21个乡镇的深度参与,吸引了160支不同民族队伍来同台竞技。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全媒体直播,累计观看人次突破100万,弹幕互动量达20万条。活动期间同步开展“非遗研学游”“民族手工艺市集”文旅项目推介会等衍生活动,撬动当地民宿新蝶变、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有效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三是把讲好民族故事与文化艺术“相结合”。通过文化活动宣传民族团结故事,持续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全国。以“加榜梯田四季”摄影大赛、“从江四十年”摄影展、“我住柳江头·君住柳江尾——贵州从江摄影艺术作品柳州展”等系列活动为载体,创新开展文化交流,立体展现民族文化魅力,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展演,让“养心圣地·神秘从江”的品牌更加闪亮,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更加广为传颂。特别是,美德云上侗寨小歌队与著名歌手周深在CCTV1《中国民歌盛典》深情演绎《谷雨天》,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小黄侗寨22位小歌手登上中国工艺美术馆舞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用纯净的侗族大歌为中外贵宾献上文化盛宴,收获高度赞誉;从江县民族艺术团在“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中斩获金奖。
四是把民族融合与促进军地情“相结合”。从江县是贵州省革命老区之一,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年来,从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通过推行拥军活动经常化、慰问活动常态化、表彰激励制度化、军民共建实效化、关心关爱家常化、政策落实规范化、接待服务亲情化、双拥宣传品牌化的“八化”工作机制,加强了密切军民关系,推动军事活动与民族团结紧密结合,国防教育与民族政策宣传一体化开展,开创了民族地区军地携手、军民共建新局面,从江县连续7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9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江县通过“四个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实现了民族文化“传下去、活下来、走出去”的良性循环,打造了跨区域文化共生、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新范式。未来,从江县将持续以文化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以共富为目标,在赓续民族文脉中凝聚共识,在深化交融互动中筑牢根基,奋力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从江篇章。(贵州省中共从江县委党校:梁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