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民生,宛如国家发展巨轮的压舱石,关乎百姓冷暖,映照万家灯火。民生无小事,事事连民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聚焦民生改善,多点发力,精准施策,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民生是时代浪潮下的托底支撑。在时代发展的汹涌浪潮中,民生犹如稳固的礁石,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依托。就业保障、养老服务、乡村振兴等民生工程,既是应对时代挑战的稳定器,更是筑牢国家发展根基的压舱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这些看似兜底的民生工程,实则是撬动时代发展的杠杆——它们既托住了群众“眼前的幸福”,更筑牢了国家“未来的根基”。
民生是文明进步中的温度标杆。文明的高度,不是看城市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群众能否在细微处感受到尊重与关怀。从“有没有”的基本保障到“好不好”的品质提升,民生事业的每一次跨越,都是丈量社会文明的标尺,更是折射发展价值的镜子。当发展成果从“普惠”走向“精惠”,民生便成为照亮文明进步的精神火炬。
民生是执政蓝图里的初心坐标。江河万里,总有源起;树高千尺,必有深根。在治国理政的宏大叙事中,民生始终是最鲜明的价值导向。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蓝图上,“人民”二字重若千钧。执政理念的高度,决定民生工作的力度,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二字置顶,让民生成为执政蓝图的“优先项”。
民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唯有始终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才能在时代大考中续写人民至上的新篇章。(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人民政府:石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