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五四运动106周年。百余年前,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无数爱国青年满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在风雨飘摇里奔走呼号,用青春热血点燃了民族觉醒的火种。跨越百年长河,“五四精神”依旧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成为了引领一代代青年奋斗的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用心接力“五四”火炬,以挺膺担当之姿,擦亮中国青年忠诚、奋进、奉献的精神底色,以你我之青春,积极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赓续五四精神,以“信念如磐、忠诚如炬”的青春梦融入“国家富强”的中国梦。“天下大德,莫乎大忠。”忠诚,是深植于中国青年血脉中的精神密码。闻一多挥毫写下“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以笔为刀刺破黑暗;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将青春化为救国图存的火种;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28载,在罗布泊的荒漠中挺起民族的脊梁……无不印证着中国青年对理想信念的绝对忠诚。当代青年接过历史接力棒,当胸怀“国之大者”的爱国精神,赓续一寸丹心图报国的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把自身才干融入国家发展和社会大势。当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奔赴基层一线和山区边疆,在丈量土地中倾听民声,在破解难题中增长才干,让青春脚步与时代洪流同频共振,让“小我”的奋斗轨迹顺应“大我”的时代航向,用扎根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让青春理想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赓续五四精神,以“奋发作为、实干担当”的青春梦融入“民族振兴”的中国梦。“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先生的这句话如一道“春雷”,穿越百年,依然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平均年龄35岁的北斗团队让中国导航系统闪耀寰宇;平均年龄30岁的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每年处理上千小时数据,成为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彝族姑娘吉列子日带着知识与拼劲“逆行”回家乡,带领家乡父老把“悬崖村”建成“幸福村”……这些奋斗者的足迹,勾勒出中国青年从“跟跑者”到“破局者”的华丽蜕变。当代青年接过历史接力棒,当坚定“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奋进精神,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同奋进,锤练“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钢铁意志,砥砺“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精神,以豪迈志气、铮铮骨气、必胜底气积极扛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始终以奋斗之我、拼搏之我建功立业,以广阔天地为炉,淬炼出青春奋斗的底色。
赓续五四精神,以“躬身为民、奉献如歌”的青春梦融入“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烫金的成绩单、高光的数据表,每一个让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背后,都深深镌刻中国青年砥砺奋进、无私奉献的印记。“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率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把生命奉献给脱贫事业”的时代楷模黄文秀……诠释着中国青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奉献精神。当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当赓续“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奉献情怀,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火热实践。既要摘下学历光环深入田间地头,以空杯心态向群众取经、向实践求学,掌握基层工作真本领;更要勇挑重任甘当先锋,多做事、肯吃苦、敢担当,以“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自觉主动破难解题,用每一次躬身耕耘兑现群众期盼,以实干担当托起民生幸福,让青春在担当奉献的实践中熠熠生辉。(阳谷县委组织部:郑江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