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以“三业”精神 淬炼新时代年轻干部硬核担当
时间 :   2025-09-26 14:4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吴磊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呼唤新担当,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既要筑牢信仰之基,更要锤炼实干之能。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敬业、勤业、精业”不仅是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年轻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必修课”。唯有以敬业铸魂、以勤业立身、以精业赋能,方能在时代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敬业为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锚定初心坐标。敬业是职业精神的基石,更是年轻干部的立身之本。新时代的敬业,不仅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守,更是“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政治自觉。年轻干部要将“岗位”当“战位”,把“职责”当“使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在贵州黔东南的苗寨深处,90后驻村干部杨宁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带领村民发展高山蓝莓产业,7年间走遍全村128户贫困户,用磨破37双鞋的足迹丈量民情,让“空壳村”蜕变为产值超千万元的“小康村”。她在日记中写道:“群众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勋章。”这种“把心交给群众”的敬业精神,正是年轻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面对乡村振兴的繁重任务、基层治理的复杂挑战,年轻干部必须摒弃“镀金”心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防汛救灾、信访维稳、项目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淬炼党性,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


勤业为基,以“事事落实到位”的行动力破解发展难题。“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勤业是成事之要,彰显的是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年轻干部要力戒“纸上谈兵”,以“钉钉子”的韧劲抓好落实,用“铁脚板”走出真情况。在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前沿阵地,政务服务中心年轻团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3个月内走访企业500余家,梳理出“审批流程繁琐”“部门数据壁垒”等8大类痛点,创新推出“一业一证”集成改革,将餐饮行业审批时限从23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带动市场主体新增量同比增长42%。这种“5+2”“白加黑”的勤勉付出,正是新时代勤业精神的生动注脚。当前,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年轻干部更需以“勤学”补短板——在政策研究中把握新发展理念,以“勤思”破难题——在调查研究中找准矛盾症结,以“勤干”创实绩——在项目建设、民生服务中展现作为,让“躺平”没有市场,让实干蔚然成风。


精业为要,以“处处追求卓越”的专业度提升履职效能。精业是时代要求,展现的是精益求精的专业追求。年轻干部要争当“行家里手”,以“工匠精神”雕琢工作细节,用专业能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在嫦娥探月工程团队中,35岁的“90后”副总师张熇带领青年技术骨干,历经8年攻关,突破月面采样返回技术瓶颈,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让“上九天揽月”的神话照进现实。她常说:“航天事业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个参数都要精准到极致。”这种“追求卓越、铸就精品”的精业精神,正是年轻干部应对复杂挑战的“金钥匙”。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年轻干部必须强化“本领恐慌”,主动学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知识,在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培育新兴产业集群中展现专业素养,以“绣花功夫”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让“专业人”干好“专业事”。


年轻干部要以“三业”精神为镜,在政治历练中坚定信念,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宗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中共乐陵市委组织部研究室: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