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慎独慎微“敢说不”
时间 :   2025-09-23 17:1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似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抓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不仅是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顽疾、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征程上锻造过硬队伍、涵养政治生态、巩固执政根基的题中应有之义。唯有以“徙木立信”的坚定决心和“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方能为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正活力与磅礴伟力。


“为行不偏”,握好“民心民利”这把丈量公权的“刻度尺”。“政者,正也。”公权从来不是个人的“囊中私器”,而是人民托付的“千钧权杖”。这把权杖的价值刻度,一端铭刻着万家灯火的冷暖生计,一端承载着社会治理的安危兴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民心是最硬的试金石。焦裕禄以公权为犁,在兰考的盐碱地上耕耘出生命的绿洲;黄文秀以公权为灯,照亮百坭村十万大山的脱贫征途。他们将“公权姓公”的至高信仰熔铸于生命实践,在为民服务的广袤田野上,收获了沉甸甸的信任果实。这昭示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权力的本质是沉甸甸的责任,其运行的唯一圭臬,只能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历史长河的镜鉴与时代楷模的辉光,共同刻写下:公权失公,则民心必失;民心失守,则根基必危。


“为心不惑”,厘清“公私界限”这项泾渭分明的“铁纪律”。“大节”与“小节”之间,从来不存在所谓的“灰色地带”。 党员干部手握公权,其人情圈绝非法外之地,更容不得成为权力寻租的暗箱操作台。面对人情世故的缠绕,必须怀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之心,时刻谨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千古箴言。这不仅是个人修为的砥砺,更是对权力本源与边界的深刻体认与铁血坚守。 小节不守,大节难保;私欲一开,公义必损。 每一处看似细微的“破窗”,都可能成为千里之堤溃决的起点。唯有在心中筑起一道牢不可破、带电生威的纪律“高压线”,方能在人情往来的漩涡激流中稳舵定向,确保权力运行的航船永不偏离“公”字航标。


“为志不移”,筑牢“慎独守心”这道永葆本色的“硬杠杠”。让私宴回归其本真——成为纯粹亲情友情的温馨港湾;让公权始终闪耀其光芒——践行为民服务的不懈追求。这“归真”之道,是共产党人穿越历史烟云、永立时代潮头的政治基因。 它要求我们不仅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更要在人情往来、细微之处擦亮双眼、守住底线。每一次对公私界限的清晰厘定,每一次对“权宴”诱惑的断然拒绝,都是对党的宗旨的生动诠释,都是对人民重托的庄重回应。唯其如此,人民群众方能从党员干部每一次公正无私的用权实践中,真切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风正气,触摸到公平正义的磅礴力量,从而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最深厚、最坚实的民心根基。


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尤须以“公权为公”的政治清醒和“私宴莫私”的钢铁定力,时刻铭记“小节”失守是“大节”崩塌的前奏,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永远在阳光之下、在为人民服务的轨道上健康运行,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永恒答卷。(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委组织部: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