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县人大常委会聚焦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提质增效需求,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持续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通过“建强平台、智能赋能、闭环管理”机制,实现财政资金全流程、动态化、精准化监督,为规范财政管理、保障民生投入、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预算联网监督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以下简称“预算工委”)持续深化平台功能建设,联合财政、审计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数据整合推进会、明确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系统整合各方数据资源,不断完善平台覆盖范围与运行效能。目前,已建成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全口径预算监督平台,完成基础架构优化升级,实现与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数据实时对接。借助平台可随时调取全县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收支明细、资金拨付进度、项目关联支出等详细数据,做到财政资金流动“全程可查、实时可看”,为精准开展预算监督筑牢数据基础。
该平台设置了预算审查、预算执行监督、决算审查、重点项目跟踪等多个功能模块。在预算审查模块,通过智能比对和分析,能够快速发现预算草案中的异常数据和潜在问题;预算执行监督模块则对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对支出进度缓慢的项目及时预警,累计发现异常数据11条;决算审查模块帮助人大代表和相关工作人员更全面、准确地审查决算数据,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合规、透明。
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预算工委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报送和审核机制,各部门定期向平台报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部门自审—财政复审—人大终审”层层把关。
“过去监督靠‘翻账本、看报告’,往往是‘问题发生了才发现’;现在有了智能平台,数据一比对就有预警,资金一动向就有监控,监督从‘事后补救’变成了‘全程防控’。” 温宿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艾山·阿不都热合曼表示,平台让人大监督实现了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发现”、从“模糊判断”到“精准定位”的转变,真正成为规范财政管理、守护民生资金的“智慧防线”。(通讯员:亚尔麦麦提·吐鲁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