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当“云端党课”跨越山川湖海,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党员指尖;当“党建+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先锋力量扎根基层一线;当“红色研学”基地化身沉浸式课堂,让革命精神可感可触——新时代的党建工作正以“破圈”之势打破刻板印象,用创新实践为“红色基因”注入澎湃的时代活力。
过去,提及党建,不少人会联想到“文件学习”“会议传达”的传统模式,这种与青年群体、基层群众生活存在距离的方式,难以激发情感共鸣与行动自觉。如今,党建工作主动拥抱时代变化,在形式与内容上双向发力。年轻党员走进直播间,以“助农带货”的方式践行初心,让党建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在效益;老党员拿起手机拍摄短视频,用亲身经历讲述奋斗故事,让红色记忆在镜头前鲜活起来。这些创新实践,让党建不再是“自说自话”的封闭体系,而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凝聚“人心与力量”的纽带。
“破圈”不是脱离根本,创新更非另起炉灶。无论是“云端”的便捷、“志愿”的温度,还是“研学”的深度,其核心始终围绕“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党建工作贴近青年的话语体系、契合群众的实际需求,红色基因便有了更广阔的传播土壤。年轻一代在参与中理解党的使命,基层群众在受益中感受党的温暖,这种“双向奔赴”的互动,让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让红色信仰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日常、浸润人心。
时代在发展,党建工作的方法与载体也需与时俱进。唯有持续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工作模式,让党建工作与时代同频、与群众同心,才能让红色基因永葆生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榕江县定威乡:陈芳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