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工坊联农带富”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焦点,浙江三门“蟹逅”工坊、各地产业赋能平台的实践刷屏网络,生动展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鲜活成效。年轻干部作为乡村发展的生力军,唯有以党建为纽带,在人才聚合、产业攻坚、联农带富中主动作为,方能让共富工坊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坚实支点,书写青春建功的时代篇章。
党建聚才搭台,筑牢工坊发展“人才基石”。社交媒体上“硕博入乡建工坊”的话题热议,印证了人才是共富工坊的核心动能。党建引领为年轻干部搭建了引才聚智的桥梁,三门县年轻干部在党委统筹下,推动“蟹逅”共富工坊构建“坊校联合、坊村联建”模式,集结11名核心成员中半数以上的硕士人才,组建平均年龄29岁的科研团队。年轻干部要主动扛起人才联络责任,依托“乡创人才公司+孵化园”等党建平台,梳理在外人才、项目需求“两张清单”,推动高校专家与田间地头精准对接。通过建立党员导师制、人才服务驿站,为入乡人才解决住房、融资等难题,让青春智慧在工坊落地生根,形成“党建引才、人才兴坊”的良性循环。
党建破题攻坚,激活产业升级“创新引擎”。从“一粒蟹种突破产业瓶颈”到“缢蛏新品带动万户增收”,社交媒体上的产业突破案例,彰显党建引领创新的强大力量。党建引领为年轻干部指明了攻坚方向,三门年轻干部以党组织为核心,联合产业链上的企业、农户组建攻关小组,攻克青蟹全人工育苗、设施化越冬保种等技术难题,使促抱卵率超80%、越冬成活率超50%。年轻干部要立足资源禀赋,以党建联建打破技术壁垒,牵头建立“问题收集—支部会商—专班攻坚”机制,聚焦种苗培育、精深加工等痛点开展技术攻关。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升级生产模式,如推广“蟹公寓”立体养殖技术,让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实现“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党建联农带富,织密利益联结“共富网络”。社交媒体上“村集体年增收20万”“168口鱼塘租金涨12%”的民生喜讯,背后是党建引领下的利益共享机制。党建引领为年轻干部划定了为民坐标,健跳镇年轻干部在党委牵头下,推动工坊与6个村签订“保底租金+收益分成”协议,通过“企业垫资、农户养殖、回购包销”模式构建利益共同体。年轻干部要主动当好“联农联络员”,依托党群网格化管理,组织农户参与技能培训、标准化生产。推动建立“村集体+工坊+农户”的分红机制,将土地流转、劳务用工、产品销售等环节的收益精准反哺村民,让共富蛋糕越做越大,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从人才集聚到产业突破,从技术创新到民生改善,共富工坊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建引领与青春担当。年轻干部当以党建为舵,在引才、创新、联农中勇挑重担,让共富工坊成为人才成长的摇篮、产业升级的平台、民生改善的载体,用青春行动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政府: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