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赓续红色血脉,勇担复兴大任
时间 :   2025-10-21 18:1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高梅英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7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内,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少年学生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88年前的“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击日本侵略的起点,并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来到这里是为了接受精神的洗礼。他勉励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这一场景,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赋能和时代的召唤。


“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一道深刻伤痕,也是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起点。88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纪念馆中,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话语,深刻揭示了纪念的意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只有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


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生逢其时的广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赓续红色血脉”,正是要求年轻一代继承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对理想的坚定、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担当。赓续这一血脉,就是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是时代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强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需要每一份具体行动支撑的宏伟目标。从科技攻关到乡村振兴,从文化传承到生态保护,每一个领域都需要年轻人以“有我”的担当投身其中。这份志向,既是对个人价值的升华,也是对民族责任的回应。它要求青少年不仅要有梦想,更要有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和毅力。


“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凸显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文化根脉、增强民族自豪感,是青少年直面世界、拥抱未来的底气。堂堂正正,是人格的立身之本;光荣自豪,是认同的精神之源。这种自信与自豪,源于五千多年文明的积淀,源于近代以来抗争与复兴的征程,更源于当下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


“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民族复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需要亿万人民共同参与的伟大实践。青少年当以知识为翼、以实践为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学习和工作中锤炼本领,在挑战和机遇中砥砺前行。只有每一代人都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复兴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从纪念馆的沉思到时代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历史必须铭记,精神必须传承,未来必须开创。广大青少年当以此次交流为动力,将红色血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强国有我”的昂扬姿态,成为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奋斗者、接力者。唯如此,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人民政府:高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