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激活“红色细胞”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 :   2025-09-19 18:0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郝昊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农村党员是扎根基层的“红色细胞”,是连接党组织与群众的纽带。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的各条战线践行初心使命,成为推动乡村蝶变的中坚力量。


以产业为笔,当好发展“领航员”。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基。农村党员最懂乡土、最知民情,总能在因地制宜谋发展中找到金钥匙。在苹果种植村,党员带头引入矮化密植技术,邀请专家驻村指导,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让老果园结出致富果;在山区,党员牵头发展生态养殖,建立“支部+基地+农户”模式,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他们不搞花架子,不喊空口号,把产业发展的蓝图画在田间地头,把增收致富的路子铺到群众家门口,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看到希望、跟着干起。


以民心为秤,做好群众“勤务员”。“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许多农村党员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们把为民服务刻在心里、落在行动上,用贴心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村里的留守老人行动不便,党员主动上门帮办医保缴费、代买生活用品;农忙时节,农户缺人手,党员组建助农小分队,抢收抢种不耽误;汛期来临,党员带头巡查河堤、转移物资,把安全留给群众,把风险扛在肩上。从小事代办到急事快办,从雪中送炭到锦上添花,农村党员用脚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用真心温暖群众的心田,让 “有困难找党员”成为村民最踏实的依靠。


以和谐为基 争做矛盾“调解员”。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矛盾纠纷化解是关键。农村党员身处群众之中,熟悉村情民意,总能在矛盾萌芽时“拉一把”“劝一句”,成为乡村和谐的“稳定器”。邻里因宅基地边界起争执,党员带着老规矩和新政策上门调解,讲清情理、摆明法理,让两家握手言和;村民对集体项目有疑虑,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把政策讲透彻、把好处说清楚,打消群众顾虑。他们不回避矛盾,不敷衍了事,用耐心、细心、诚心化解家长里短的小摩擦,筑牢乡村治理的大防线,让和谐新风在乡村处处吹拂。


从产业振兴的领头雁到民生服务的贴心人,从基层治理的排头兵到乡村文明的传播者,农村党员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一面旗”的担当。只要每一个“红色细胞”都充满活力,每一面党旗都在基层高高飘扬,乡村振兴的画卷必将更加绚丽,农民群众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山东省莱西市河头店镇政府:郝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