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以担当之笔绘就干部履职新画卷
时间 :   2025-09-18 18:0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赖国伟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事业发展,干部为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艰巨任务与重大机遇并存,唯有让担当作为成为广大干部的鲜明底色,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回应群众期盼。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需要新作为,广大干部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岗位上践初心、在实践中显担当,用实干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闯劲,在破局攻坚中显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能检验干部的担当成色。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面对技术瓶颈、市场壁垒等难题,干部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而应主动下沉企业车间,牵头组建“产学研”攻关专班,对接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特色产业零散等问题,干部要争当“领头雁”,深入调研各村资源禀赋,牵头制定“一村一策”发展方案,推动道路硬化、水利建设等民生工程落地,培育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在基层治理的最前沿,面对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干部要敢于直面问题,创新“线上+线下”调解模式,联合乡贤、法律顾问组建调解队伍,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用干部的“冲锋在前”换群众的“安心舒心”。


以“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干劲,在为民服务中践担当。担当不是“一阵风”的口号,而是“一辈子”的坚守,体现在为民服务的每一件小事里。在民生保障领域,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留守儿童“看护难题”,干部要化身“服务员”,定期开展“银发助老”行动,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办理社保业务;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四点半课堂”,组织志愿者辅导孩子作业、开展兴趣活动,让民生服务有温度、有力度。在政务服务方面,面对群众“办事难、多跑路”的痛点,干部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梳理高频事项清单,简化办事流程,推行“线上办、上门办”服务,为企业群众节省时间成本,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生态保护一线,针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干部要当好“守护者”,定期巡查河流、山林,严查违法排污、乱砍滥伐行为,同时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引导大家共同参与生态保护,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以“勤学善思、本领过硬”的钻劲,在提升能力中强担当。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过硬的本领是干部担当作为的“压舱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干部要克服“本领恐慌”,把学习作为终身课题,既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把握政策方向、吃透精神实质,确保工作不偏航、不走样;也要钻研业务知识,学习经济、法律、科技等领域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实践是提升能力的最好课堂,干部要主动到基层一线、艰苦岗位锻炼,在处理复杂问题、应对突发事件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同时,要学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倾听群众心声、了解企业诉求,从群众的智慧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决策更贴合实际、更符合民心,以过硬本领为担当作为保驾护航。


干部敢为,则事业可为;干部担当,则发展可期。新征程上,广大干部要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各自岗位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让担当作为成为最鲜明的底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人民政府:赖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