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九三阅兵:以历史明灯照复兴之路,以大国担当谱和平篇章
时间 :   2025-09-11 18:5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谭燕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八十余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早已消散于历史长河,但中华民族用鲜血与信念熔铸的抗战精神,却如不灭的明灯,穿越历史烟云,照亮着一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的壮阔征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盛大阅兵,不仅是一场气势恢宏的国威军威展示,更是一部承载厚重历史、昭示未来方向的立体教科书。它穿越历史,给予我们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磅礴的前行力量,对于我们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在缅怀先烈中筑牢民族复兴的根基。九三阅兵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让我们铭记三千五百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牺牲,以及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不可磨灭贡献。抗战精神的本质是爱国主义,核心是民族大义。这精神并非博物馆中的冰冷陈列,而是奔涌于民族血脉中的炽热力量——是杨靖宇将军“腹中满是草根,依然手握钢枪”的忠贞不屈,是无数无名战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赴死,更是亿万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同仇敌忾。它正是我们在新时代直面技术封锁、应对风险挑战、开创发展新局的宝贵精神资源。和平来之不易,是千万革命先烈用热血与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坚决捍卫。铭记牺牲与奉献,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信仰的伟力与奋进的力量,才能夯实民族的精神根基,凝聚起万众一心、矢志复兴的磅礴力量,确保历史的悲剧永不重演。


凝聚共识、增强自信,在团结奋斗中汇聚磅礴的人民力量。九三阅兵的庄严时刻,天安门广场上,战士们目光如炬,整齐划一的方队踏过古老的青石板,每一步都踩出历史的回响;铿锵有力的口号回荡在红色的城楼上,每一声都传递着新时代的豪情。战旗猎猎,映照着军人的坚毅面庞;铁流滚滚,展现着国防的硬核实力;军民一心,掌声如潮,汇聚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屏幕前,亿万国人热血沸腾,自豪感油然而生——从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眼含热泪的敬礼,到青春少年挺直脊梁的凝望,这份感动穿透年龄与地域,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公开课,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凝聚力。


面向世界、共创未来,在大国担当中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受阅国产主战装备过半首次亮相,“三位一体”核力量与新型作战力量的展示,彰显了中国捍卫和平的实力。中国维和部队方队接受检阅,35年来中国累计派出5万余人次参与2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这是大国担当最生动的实践。众多外国政要与国际组织代表出席观礼,这既是中国影响力与感召力的体现,也彰显了中国开放包容、愿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积极姿态。中国始终向世界敞开合作的大门,秉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各国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缅怀先烈,不是为了沉溺过去,而是为了传承精神、守护和平。这场阅兵清晰传递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履行大国责任的坚定决心。


九三阅兵是一座镌刻历史、凝聚精神丰碑,更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面对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应从阅兵盛典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弘扬爱国主义与抗战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和平发展道路,以凝心聚力的团结、锐意进取的担当、开放包容的胸怀,书写属于新时代中国的辉煌篇章!(从江县西山镇人民政府:谭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