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号角嘹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阅兵活动盛大举行。战鹰列阵划破长空,铁甲铿锵震撼大地,这场盛典不仅是对波澜壮阔抗战历史的深情回望,是对浴血牺牲先烈的崇高礼赞,更是新时代中国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大国担当的庄严宣告。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当我凝视受阅队伍整齐划一的步伐,内心的震撼与激荡难以言表,也让我对“初心”与“使命”的分量、对“担当”与“奋斗”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知责于心,当以历史为鉴,校准担当“坐标系”,筑牢为民服务“初心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八十年前,无数先烈怀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在枪林弹雨中前赴后继,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八十年后,我们沐浴阳光、安享繁荣,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是一份荣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基层岗位虽小,却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日常工作虽细,却事事关乎群众的柴米油盐、安危冷暖。无论是调解邻里矛盾时的耐心倾听,还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时的反复调研,无论是宣传政策法规时的细致解读,还是落实民生保障时的严谨核查,每一件“小事”都是检验担当的“试金石”。唯有将“人民至上”的理念刻进心里,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才能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找准方向,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担责于身,当以先辈为范,锻造实干“铁肩膀”,扛起为民服务“千钧担”。“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阅兵式上,歼-20S、歼-35等先进战机呼啸而过,展现着中国航空工业的硬核实力。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中国航空工业,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国内工业基础的薄弱困境,正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怀揣“航空报国”的赤子之心,毅然扛起打破封锁、奠基强国的时代重任。他们隐姓埋名扎根戈壁,在“无人区”里攻坚克难,用“敢啃硬骨头”的闯劲和“干就干到底”的韧劲,为国家筑起了空中屏障,也为我们诠释了“担责于身”的真谛。基层工作恰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政策落实、矛盾调解、民生服务……每一项任务都考验着能力与担当。作为青年干部,我们既要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学习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也要积极参加培训交流,拓宽视野、补齐短板;更要在面对群众诉求时不推诿、不逃避,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锤炼出能扛硬活、善解难题的“铁肩膀”。
履责于行,当以实干为要,耕好民生“责任田”,答好为民服务“赶考卷”。“道虽迩,不行不至”,基层工作的价值,最终要靠群众的“眉头舒展度”“嘴角上扬度”来衡量。作为扎根一线的青年干部,我们的“阵地”在村头巷尾的闲聊里、田间地头的垄沟旁、群众家中的板凳上。推动政策落地,不能只靠“喇叭宣传”,更要“融”进乡情:用方言土语解读医保社保政策,帮留守老人线上认证养老金,让惠民文件从“墙上贴”变成“心里记”;解决群众难题,不能只做“记台账”的登记,更要“扛”在肩上:遇到农田灌溉缺水,立刻协调水利站疏通沟渠,不让庄稼“渴”着;发现独居老人生活不便,牵头组建“邻里帮”小队定期上门,暖了老人心窝;针对返乡青年创业的困惑,对接部门争取贴息贷款,帮创业者迈开步子。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在调解矛盾纠纷、助力乡村振兴的每一件小事中,刻下青春担当的痕迹。
八十载岁月峥嵘,抗战精神薪火相传;新时代征程壮阔,青年担当正当其时。这场阅兵不是终点,而是我们接过历史接力棒的新起点。作为基层青年干部,我们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知责、担责、履责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光,让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信念,永远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桓台县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刘玉璇)